品花鼓灯 晋京献艺

2011-10-20来源 : 互联网

上世纪50年代,安徽一种来自淮河岸边古风淳厚的民间艺术――花鼓灯晋京献艺,深谙艺术鉴赏之道的***观后击节称道为“东方芭蕾”。后来,更有被那铿锵激烈的锣鼓和红男绿女手舞足蹈所震撼“傻眼”的西方人士,惊叹它是“东方迪斯科”!

继2005年颍上花鼓灯艺术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之后,2007年又是一个喜庆年:8月27日,《民间舞蹈•颍上花鼓灯》专用邮资图邮资封出版发行,颍上花鼓灯上了国家的大名片;11月11日,央视一套也在《见证》栏目推出了安徽花鼓灯系列片《好一个花鼓灯》,颍上花鼓灯则以专辑推出。这可不是随便一种什么民间艺术轻易可以获得的殊荣。

产于安徽的花鼓灯,素有“三大发源地”之说,实际它是一个整体,发源于淮河中游一段约三四百里的河滨,流传于即从淮河上游数去依序是颍上、凤台和怀远三地。这是三个沿淮淮北连体的县域,现在分属于阜阳、淮南和蚌埠三个地市级行政区。

花鼓灯作为一种古老民俗民间艺术,是发源于淮河中游乡村的河湾艺术,是淮河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用当地老“灯迷”的话说,是产生于“灯窝子”的艺术。灯窝子在哪里?那里是临水而居,淮河滩涂的湖洼河湾,是乡民聚集的村落。因此,它本质上也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底层穷人的艺术。

二、水患“襁褓”草根“血统”

水灾频仍的淮河中游,历来自然条件和生活状态有冰*两重天的特点。这里人祖祖辈辈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经常面临可以预期的自然变故,却又无法摆脱的不寻常的的寂寞生活。正常年景,气侯湿润,日照充足,丢籽即出,又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广众薄收,也足以温饱,所谓“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但一遇水涝年成,颗粒不受,水乡泽国,一片**,甚至到嘴的庄稼也会付诸东流。房屋住宅,多为土木秸秆建筑而成,在特大暴雨和洪水面前,常常不堪一击,房倒无塌,无处栖息也司空见惯,雪上加霜的是,灾后往往瘟疫流行,而又少医缺药。

尽管,沿淮人可以居住在相传是管子**的“土台子”或河堤上,但是历史上未能得到很好组织的民众,也难能把台子筑得高大坚固,把房子建得一劳永逸。反映在民居文化上,就比较马虎率意。即使像旧中国之颍上*富,官宦世家的荫轩尤司令府上――尤氏庄园,豪宅的山墙,一部分也是“包青的”(即内里是土坯,外面是一层青砖砖头),而并非全部使用了砖砌。直到三四十年前,砖石和瓦,对于沿淮人家那还是一个不可企及的**品啊。

高频率、不规则的夏季暴雨和洪涝灾害,造成了一种*特的生命状态,即使用现代眼光,视之为“落后”“贫穷”“教育不发达”,对花鼓灯而言是水深*热的“襁褓”。实际上,生存状态和物质生活也**不如今人想象的那么苦不堪言,或民不聊生,否则,就无法合理解释花鼓灯艺术产生的人文条件和生存背景。

三、移民“基因”旷野强音

不错,先民生活和生产条件经常面临比今天更大的困境,周期性天灾加上勉强温饱生存条件下的土生土长,孕育了一种知命乐天的娱乐形式:花鼓灯。

尽管历史考证花鼓灯可能发源更早,但也存在另外一种解读:与明初大移民有关。历史和地方志书记载了这三个县域,实际元代末年人口锐减得已是非常之少。明洪武初年,颍上一县仅7000丁口。假使7000丁口仅指成年劳动力,那么,颍上县近二千平方公里的地方,也只有四五万人。比之今天颍上全县人口为 160余万,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已达42万来,这点人口也不过相当于一个小乡镇。

因此,出生于凤阳,并非常熟悉这一代风土人情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后从全国各地(不仅仅是从江南各省)调动了一次规模**的向淮河中游地区的大移民。颍上,也包括淮河中游的其他几个县都属辖于历史上的“凤阳府”。颍上县沿淮现在很多地名都沿袭一个“郢(营)子”的古名。“郢(营)子”保留了大移民过程原初信息,反映当时移民实行的准军事性质的组织和管理单位。颍上很多人,包括作者本人,追溯宗族老家,无不是从“郢(营)子”里走出的移民。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