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古镇柘皋

2011-11-07来源 : 互联网


                                                                                

老街上所遇到的居民,不约而同表达了对开发柘皋的热盼。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他们,面对年轻人都离开,只余老弱病残守着老房子的现状,都有着强烈的改变意愿。

**花仙“柘皋紫”

老赵祖籍巢湖,儿时曾牵着大人衣角,上柘皋镇吃早茶,这次是来重拾旧梦的,没想到扑了空。便努力带着我去寻找一株牡丹花。这株牡丹花,已经活了上**了,每到春天,便开出硕大无朋、深紫色的花朵。周边巢湖和合肥的人都赶来看。他小时候随大人看了一次,那花丰艳如此,把粉墙都映得红了。花事直到2000年前后,仍远近闻名。这些年,由于镇子衰落,加上旅游宣传的不到位,柘皋的紫牡丹名气渐让位于银屏的白牡丹,知道的人慢慢少了。

一路打听,和街边一位精神健朗的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姓陆,土生土长的柘皋人。听说我们从合肥市里过来,大为激动:“是不是要开发老街了?”又赶紧忙着帮我们采风:“看那口井,是口古井啊!至少几**了!拍张照片吧!”这位陆师傅告诉我:作为老居民,眼看着家乡**天从繁华走向衰落,心里不是滋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总听说要开发柘皋的旅游资源,振兴老街,可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咨询了当地**,说是没有*搞开发。现在总算巢湖撤市,并入合肥市管理,大家都觉得是个大好机会,心里又有了盼头。

老街上所遇到的居民,不约而同表达了对开发柘皋的热盼。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他们,面对年轻人都离开,只余老弱病残守着老房子的现状,都有着强烈的改变意愿。然而,该怎么做呢?大家茫然了。他们认为媒体人员也许能帮上一点忙,至少把大家的期盼反映“上去”,但实际上,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忠于所见所闻,描述这里的人与事。

陆师傅说牡丹花他知道呀!立刻带路,走到一户人家,只见抬盆提篮的青年男女走进走出,原来是个豆腐坊!对着我们疑问的目光,陆师傅很坚定地大手一挥:进去!就在里面!

向豆腐坊的工人们告声打扰,穿过被大水缸挤满的阴暗过道,磕磕碰碰来到后院,阳光乍现,眼前好一片荒烟蔓草,野蒿长得比我还高。满院乱爬着绿森森的藤蔓,南瓜花憨憨地开着,牡丹在哪?老赵弓着腰左右拨拉,在草丛里愈行愈深,我真担心他被蛇咬着。终于一声欣喜大叫:“在这里了!”我瞪着墙角那棵貌不惊人的植物,叶子倒是颇像牡丹的,就是它么?传说中的柘皋紫?老赵很肯定地点着头。看来不让他圆一回梦是不行了。

好吃好玩君再来

豆腐坊却是**热闹的。硕大的瓦缸里,熬煮着雪白豆浆。豆浆上面的一层油皮被揭下来,一张张细心地晾在竹架上,这个可是好东西,一锅豆浆只能揭得一张。《红楼梦》里那么挑剔的晴雯,都爱个豆腐皮包子。木板上堆着白生生豆腐,竹篇上晾着一层层豆干,年轻姑娘裸着健壮的臂,奋力搬运用机器切好过的千张。各种竹木制成的古老工具,角落里沉默的石磨……足够令城里人大惊小怪了。听说,柘皋的豆制品好,尤其千张,风味堪称**。为了验证一下,我也买了两斤现做的千张,跟**打了招呼,原来此家豆腐作坊名唤“彭记”,记住了,好吃再来。

老街在正午渐渐温暖起来的阳光里慢慢向来客袒露胸怀。原来,这街上的老行当还保留了很多。弹棉花的、编竹筐的、打铁的、做银器的、卖元宵面的、理发的、算命看卦的……一家家不知传承了多少年的店铺,仍在开门营业。铺里铺外常常空无一人,良久,才见主人从街角或街坊家踱出来,一脸谈兴未尽。

这些老行当,如果开发得当,是多么好的旅游资源啊!我感叹着,举着相机走过,一家理发店的店主摞下正在谈天的邻居,兴高采烈地要求把他的店也给拍一下。这是**老式的理发店,雾蒙蒙的圆镜子和锈迹斑斑的铁座椅,年画,木条凳,时光似乎还停留在数十年前。店主倒是意外地年轻。他拿着烟倚在店门口摆POSE,笑呵呵的,很有镜头感。而另一位请我们帮他拍张照片的老人,在镜头下则表情严肃,那样深的皱纹,那样质问着的眼神,甚至让我在整理照片时莫名地心悸了。
小编结语:古镇柘皋有那么美丽的资源,紫色的牡丹,好吃的豆腐,还有好玩的老作坊,我们不能让这些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在我们手中毁于一旦,所以希望有开发商或者是**能与与重视,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宝藏。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