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和他的家师之学

2012-02-02来源 : 互联网

方以智对家学和师说的推敲、阐释、论证,不是剿袭和重述,而是属于“折衷”之后的“集大成”。假若没有方以智在《通雅》、《物理小识》、《东西均》、《易余》、《药地炮庄》等书中的铺陈和论证,前述“质测”、“通几”、“公因反因”、“五行尊*”、“庄为孔孤”等议题恐怕就只能停留在他的家学和师说中,而无法成为思惟史的重要话题。这也就是方以智思惟和学术的意义所在。

                                                                                                                              

方以智思惟当然有很多开新的因素,他对传教士先容的西学的热衷,他对光影变化、地圆说的探讨等皆为其例。但大体上,他的思惟性格仍属于后一种类型。《通雅》卷*下面这段闻名的话,就是*好的证实:“生今之世,承诸圣之表章,经群英之辩难,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折衷其间,岂不幸乎?”

 

笔者以为,思惟和学术史上的大家,从来都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元气淋漓,自我作古,功在开新;一种切磋琢磨,精益求益,意在返本。中国思惟史中,属于前者的有王弼、王阳明等,而近于后者的则有朱熹和王夫之。二者实难进行高下评判,究竟,所开之新终会变成旧学,而返本有时足以成为开新的条件。

 

把方以智思惟和学术中*重要的内容,都追溯到他的家学和师承,免不了会带来如下疑问:一个缺乏*见的人,还有资格称为思惟家或大学者吗?有什么理由把他和顾、黄、王等*匠级的人物相提并论?

 

作为方以智晚年心力的结晶,《药地炮庄》实在也是道盛禅师托付的结果。方以智一踏入师门就接到了“炮庄”任务,并为此付出十年的努力。整部《药地炮庄》的宗旨,恰是道盛先条件出的“托孤说”。按此说法,庄子不仅不是老聃的嫡子,而且仍是孔门之真孤。这种看似怪诞的说法,须在三教合一的大背景下来理解。不外,该书对庄子的悲情定位,的确更能为当时的遗民士子们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据文献记载,方孔炤旅居南京时,正式结识觉浪道盛。方孔炤的岳父吴应宾是晚明有名的居士,曾经得到过曹洞宗禅师博山无异的指点,后者恰恰也是觉浪道盛的老师之一。觉浪道盛不仅以提倡儒佛会通而著称,他对故国的眷恋及在狱中的淡定,都深受遗民群体的推崇。方以智后来投奔道盛,正式接受**之戒,恐与此都有很大关系。道盛成了对方以智中后期思惟影响*大的人,“五行尊*论”等于影响之一。

 

“五行尊*论”的来源稍复杂。方以智曾经提到,他的外祖父吴应宾说过“学薪不厌,而心神之*传焉”的话,他的祖父方学渐也讲过“满空皆*,物物之气愤但愿皆*也”。不外,他*后仍旧承认,父亲《周易时论》中的“五行尊*为宗说”是对觉浪道盛禅师《五行尊*论》的“回互”和“**”。因此,“五行尊*论”的**权理当属于道盛禅师,方氏父子只是该说法的支持者。

 

“公因反因说”,也是方孔炤的**。《药地炮庄》卷一载有方以智自述的话,就是明证:“老父在鹿湖环中堂十年,《周易时论》凡三成矣。甲午之冬,寄示竹关。穷子展而读之,公因反因,真发千古所未发。”方以智的第二个儿子方中通,则径称此说是他们方氏易学*重要的贡献。


“通几”和“质测”的区别,见于方以智父亲方孔炤的《知言鉴》。此书固然失传,但它的一段话却保留在《青原志略》中:“诂家沾懘,诐遁簧鼓久矣。曰宰理、物理、至理,曰公性、*性、习性,曰质测,曰通几,姑离合而陈之,乃可决耳。”由此可知,“质测”、“通几”二词并非由方以智所创发。

 

就实证研究而言,方氏喜深考,受塾师王宣的影响*大。王宣是一位易学家,擅长以象数言物理。方以智早年的作品《物理小识》,等于对王宣所著《物理所》一书的模仿。


不外,方氏上述数点并非他个人的“孤明先发”。从其家学和师承中,可以找到大量的近似内容。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和思惟家。他早年的实证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通几”和“质测”关系的说明,曾被看做是明清学术转型的象征。他的“五行尊*论”、“公因反因说”,则被定位为传统元气论和辩证思维发展的新阶段。他的后期代表作《药地炮庄》更被晚清学者誉为解《庄》第一书。方以智的学术思惟所达到的高度,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比拟,殊无愧色。这也是论者乐于把他们并称为明末清初“四大家”的原因所在。

更多资讯请登录3158财富安徽http://anhui.3158.cn/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