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奇才”刘路身上看到了什么

2012-04-05来源 : 互联网

刘路,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专业08级本科生。高中曾就读于大连育明高中。他经过自己的努力,作出了对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被认为**解决了英国数理逻辑学家Seetapun于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2012年3月,还在读大四的刘路被聘为中南大学“正教授”。

2012年3月20日,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破格聘任刘路为正***研究员,**其参加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评选。同时奖励他100万元。一个年仅22岁的大四本科生被聘为正***研究员,成为中国*年轻“教授”,刘路创下了中国学术界的**。

  消息一出,评议四起,有人拍手,有**疑,有人担忧。或呼刘路“数学奇才”,或疑校方“拔苗助长”,或忧刘路被“捧杀”而成为“第二个方仲永”。

  一个大学本科生能够破解众多数学家都解决不了的难题,确实称得上“数学奇才”、“数学天才”。从刘路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刘路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因兴趣而喜爱,因兴趣而专注,因兴趣而痴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兴趣,兴趣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的原动力。一个人对某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热情,甚至“三月不知肉味”,就会激发身上潜在的智慧,通过深遂的思考和不懈的探索而有所发现,有所**。刘路的成功源自于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刘路从小偏爱数学,初二初三时就自觉主动找一些数学理论书看,“上初中时,一些同学还在为数学教科书上的习题抓耳挠腮时,我就开始自学数论了。”据他的同学介绍,高中时,刘路常会因为做出别人没有做出的题,或因为解题方法比较新颖受表扬,就会觉得很开心,这是数学带来的乐趣。“如果要说我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那就是我对数学的特别关注。”当然,有兴趣还要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因为爱,所以爱”,刘路的成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什么刘路能够从一个本科生直接被聘为教授?除了刘路本人的数学天赋和努力外,也是与中南大学敢于打破论资排辈的常规,破格****人才的用人标准分不开的。张尧学院士坦言:“我们把他聘为***研究员,让他尽可能多的从事科学研究,在国内外、在全世界、在设备领域*好的地方去讲学、访学,丰富他的阅历,给他的科研提供更好的平台。”中南大学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目的就是要给出一个信号,让**的杰出的年轻人才、本科生到中南大学来读书,你只要努力学习,你就能圆梦,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笔者期待有更多像刘路这样的奇才、天才能够为伯乐发现、赏识而大用,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是特殊人才成长需要宽松环境。中南大学的做法体现了对特殊人才的重视,必将有利于刘路今后事业的发展。张尧学说,“我们要给一个长期的、自由的研究环境,比如说三年、五年,你可以什么都不做,做你的研究。”他表示,对于刘路,“我十年不考核他,我相信他每天都在努力、都在做研究。”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如何让**人才、特殊人才脱颖而出呢?那就是:特殊人才特殊对待,特殊人才更需要宽松的成长环境。

  小编结语:刘路现象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我们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破除僵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为特殊人才成长**更加宽松的环境,期待涌现出更多的刘路。相信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会有更多像刘路这样的人才出现,那时我们国家才会真正的富足起来。更多资讯请关注3158安徽招商网。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