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火柴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商机?

2014-05-12来源 : 互联网

*柴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虽然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取代*柴,但是*柴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淘汰中幸存了下来。如今*柴的商机也已经被不断开发,使得它获得了生机!


*柴的历史已经有180多年,从1887年英国人**安全*柴,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柴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廉价打*机的普及,让*柴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曾经红*的*柴都几乎销声匿迹。


伴随传统*柴角色隐退的,还有那各地大大小小的*柴厂,它们或转产,或关闭,存活下来的也是苟延残喘,目前全国上规模的传统*柴企业已不足50家,全年销售额约为5000万元,一件(1000盒)的利润平均0.7元,每小盒仅仅几厘钱,平均只有2.6%的利润,相较现代企业的高盈利能力,传统*柴业基本是微利或无利状态。


但是,传统*柴消亡的同时也为艺术*柴的出现创造了可能。就像沈子凯所说:“当打*机满天飞,人人都在用ZIPPO的时候,原来的个性和时尚就变成了平庸和无趣。当大家都在玩时,这个东西往往就不再好玩了。”


如今,穿了“新衣服”摇身一变的艺术*柴早已远离*柴最初的功用,已不再是一种廉价的点*工具。现在艺术*柴的材料和工艺也与传统产品有不小的差别。例如传统*柴使用便宜低档的油面纸,而艺术*柴用的是白卡等高档纸张,还使用了外盒腹膜等包装技术。*柴本身的材料,艺术*柴用的是2mm×2mm的东北精选小白洋,*柴头也比传统的要大,而且长短规格不一,极富个性。


而且作为世界上数量仅次于邮票的收藏品,传统*柴的*花(*柴盒上的贴画)这一小众市场给艺术*柴以很大的启发。而对于上世纪70-80年代生的年轻群体而言,包含童年回忆的*柴经过重新包装,甚至可以与实用功能完全剥离,而仅仅成为一种收藏品。“送财”的概念也让这种价格适中的产品适合定位于小礼品,在旅游景点、综合商业区等地点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


*柴是不可能被取代的,人们也不希望*柴被取代,这就是最简单的道理。但是如何让*柴重获生机,艺术*柴绝对是值得选择的方式之一!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