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吃项目,无需过多的投资,就能在餐饮市场中赢得丰厚利润。可别小瞧了5块钱一碗的馄饨和拌面,因为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店一年营业额能够超过40亿元。40亿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全聚德2010年全年营业收入的3倍,小肥羊2010年全年营业收入的2倍。
“全民小吃”是如何炼成的
对于无处不在的沙县小吃,网上曾经流传一个著名的段子,“沙县小吃不是为了挣钱才开遍全国的,是特设的特别行动机构,同属于情报部门的还有无处不在的兰州拉面和绝味鸭脖。”
据沙县当地政府统计,目前全县外出经营小吃的人数达5万余人,每10个农村劳动力中,就有7个在做小吃。沙县县政府甚至专门成立了科级单位——小吃办,重点支持小吃行业的发展。
在北京经营沙县小吃的女老板林文姬看来,和南方市场不同,北方市场对沙县小吃的接受程度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前几年一个亲戚在北京开小吃店,投了七八万结果血本无归。”林文姬告诉记者,北方接受沙县小吃是从这两年才开始的,她把这归功于政府部门的宣传到位,“中央台国际频道曾经播放过沙县小吃的专题,同一首歌也在沙县举办过。”
事实上,沙县小吃的遍地开花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不无关系。早在1998年,沙县政府就成立了“小吃办”,为推广沙县小吃,县政府先后组织到上海、杭州等各地开推介会,2004年沙县小吃刚打入上海市场时,业主开一家店县政府补贴1000元。而到了2007年,沙县小吃打入北京市场时,前100家店的补贴提升到了每家3000元。
沙县小吃与标会的“纠缠”
如果说,政府部门的参与推动了沙县的“全民皆小吃”,民间融资崩盘则是沙县小吃兴起最初的推手。
事实上,沙县小吃的兴起来自于20年前当地民间融资崩盘。林文姬告诉记者,标会在沙县当地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谁家做生意没本钱,都会靠标会来融资,而把钱放进标会还能收到不少的利息,互惠互利。”
这种互惠互利也有靠不住的时候,1991年沙县八大标会的会头集体出逃,当地民间融资体系瞬间崩盘,背上债务的人只能“出逃”。而当年为了躲避债务离乡背井的沙县人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做小吃,因为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众多“出逃”的沙县人开始一一复制,沙县小吃像星星之火一样,燃遍大江南北,造就了年营业额40亿的奇迹。
如今标会仍与沙县小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手握着充裕现金流的小吃业主,除了购置房子和车子,又将大部分收入投入标会。而林文姬每年都会将自己赚的钱投入大大小小的标会,在她看来,这比存银行要划算多了,“投入五万,一年能赚个一万,哪家银行会有这么高的利息。”
这些将辛苦劳动所得投入标会的小吃业主,并不担心20年前标会“倒会”的梦魇再度重演。林文姬表示,她参加的标会组成人员都是当地有稳定生意的人或是公职人员,根本不用担心对方跑路,“我们都知根知底,他们家的亲戚有哪些都一清二楚”,在林文姬看来,只要标来的钱是用于做生意,而不是赌博和放贷,就“没什么好担心的”。晨报记者 陈琼
沙县小吃店主林文姬:
“回去买均价一万的楼房没问题”
“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坐在收银台前收银”
傍晚时分,林文姬端坐在自己的店里,看着店里人来人往。她是通州云景东路一家沙县小吃店的主人,和部分门面狭小的沙县小吃店不同,林文姬的沙县小吃不仅拥有40平方米的店面,还有明黄色店面招牌、统一菜单以及开放式厨房。
这种“洋快餐”化的管理模式让林文姬的沙县小吃在一片小吃店中“鹤立鸡群”,也招揽了大批顾客。林文姬的沙县小吃店早就脱离了沙县惯常的夫妻店经营模式,目前她店里聘用了两位员工,丈夫则负责原材料的采购,而她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坐在收银台前收银。
从起早贪黑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林文姬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我们沙县现在正在举办小吃节,有三百多种小吃”,她对着店内一对前来就餐的老年夫妻说道,她甚至会和店内的客人谈论沙县的上市消息。
“听说沙县小吃要上市了,应该是‘小吃办’在操作,具体什么情况不是很清楚”。“我们福建人都喜欢出来闯荡,做小吃、木材、瓷器的都有”,她喜欢向顾客传播家乡的一切消息,时而露出爽朗的笑容。
和沙县许多的小吃业主一样,林文姬和丈夫经营沙县小吃也是受到亲戚朋友的带动,“我丈夫的弟弟很早就出来做小吃了,每年的收入都不错”,这引发了林文姬和丈夫做小吃的念想,而丈夫的弟弟则被弟媳一家带出来,也做小吃。
正是这种亲戚朋友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使得沙县小吃业主们尽管相隔数千里,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即使林文姬和丈夫很多年都没回过家乡,却对来自家乡的沙县小吃办的每个举动都一清二楚。
“凡是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
身为沙县小吃大军中的一员,林文姬和丈夫的足迹遍布厦门、广州和北京,而他们的轨迹也几乎是沙县在全国市场发展轨迹的缩影——先是福建省内,接着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最后才是北方市场,现在的沙县小吃遍布海内外每个角落,“凡是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
每个沙县小吃业主都有自己的辛酸史,林文姬和丈夫最初在广州经营小吃店,每天都起早贪黑,“广州人习惯吃夜宵,我们的店都是24小时营业,睡觉都得轮着来”。
如今,苦尽甘来的林文姬每天只需要坐在收银台前,就有不菲的入账。对于店内的流水,她莞尔一笑,“我们不习惯谈这些”,但她同时表示,如果要回家乡买均价一万的楼房也不是问题,“只是我们家自己就有三层的小楼,没有买房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