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涌溪火青 鲜爽持久

2014-05-20来源 : 互联网

[摘要]安徽特产涌溪*青,是安徽的**名茶之一。主要盛产于安徽省泾县城东70公里涌溪山的丰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其中丰坑的团结岩、阴上岩、岩脚下;盘坑的鸡爪坞、兰花坑、饭井石;石井坑的鹰窝岩等地的茶叶自然品质为上。产区境内山势雄峭,溪流奔放,竹木苍翠,风景秀丽。茶园土壤为乌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和氨磷钾含量丰富,为茶树生长**了得天*厚的生态环境。

“泾川涂茶,芽细色白味香,为上供之物”。这是清代陆延灿《续茶经》中,引自《随见录》关于泾县产茶的一段记述。溯本探源,泾县在明末清初就盛产名茶了,涌溪*青就是其中之一。

涌溪*青起源于明朝。关于它的来历,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涌溪有一位名叫刘金的秀才,外号罗先生,一年春天在涌溪弯头山发现一株“金银茶”,便采回细嫩芽叶创制成“涌溪*青”,后时贡皇帝,*青随之广为传名。

另据《泾县志》记载:清顺*二年(公元1646年)“由磨盘山南起至涌溪,广阔三十余里,多产美茶并杉木。”可见300多年前,涌溪茶就相当有名了。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青年产量有百余担,为*青生产的*盛时期。有人推断,“*青”是由“?青”演化而得名,由屯绿炒青吸收珠茶制法技术发展创制而成。目前屯绿产区仍称“炒干”为“?干”,*青的?干特别精湛,是目前其他炒青类绿茶炒干技术无法相比的;*青制造技术之精华在于炭*?干。

*青采摘期一般自清明到谷雨,采摘要求“两叶一心,身大八分,枝枝齐整,朵朵匀净”。即采摘八分至一寸长的一芽二叶,个头要均匀,芽叶要肥壮而挺直,芽尖和叶尖要拢齐,有锋尖,第一叶微开展仍抱住芽,第二叶柔嫩,叶片稍向背面翻卷。采回的鲜叶,要严格拣剔,做到“十二不要”,鱼叶、病虫叶、阔叶、芽叶不并齐及节间长的叶、“半边翘”的叶、对夹叶、老叶、团叶、破碎叶、单片叶、受冻叶、芽头萎缩及超过长度的叶,一概不要。鲜叶要摊放6小时左右付制,当天鲜叶当天制完。

涌溪*青的工艺特点:每年清明后3-5天开采。每隔1-2天采一批,共采10天左右。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身长为3厘米左右,匀净整齐。鲜叶经拣剔、杀青、揉捻、炒干、做形、筛选等工序制成,全过程需要20-22小时。该茶的关键工序,是炒干做形过程,全部以手工操作,在深锅内进行,炒时手心向上,五指拼拢,手掌伸直,由锅心至锅面翻炒,边炒边出风,至初具虾形,5-6成干时起锅,摊于软扁容器内晾1-2小时,后定型干燥。

涌溪*青久负盛名。清代“扬州八怪”诗人王巢林,饮尝涌溪*青后,顿觉六腑芬芳,诗兴大发,挥毫抒情曰:“不知泾邑山之崖,春风茁比此香灵芽……共向幽窗吸白云,令人六腑皆芳芬……”对涌溪*青茶之质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涌溪*青茶外形颗粒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白毫隐伏,毫光显露,花香浓郁,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爽口甘甜,汤色嫩绿徽黄,鲜艳明亮,叶底嫩匀,杏黄有光泽。可冲泡4-5次,以第2-3次*好。


标签: 安徽十大名茶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