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去年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只是觉得没有什么新意,满足不了大家“喜欢创新”的诉求,所以一直没有动笔。*近,《销售与市场》编辑部的老师约稿,让我写一篇为服装行业解困的“操作方法”的文章。诚惶诚恐,丑熄妇迟早都要见公婆的。再没有新意也要拿出来,否则就枉为“业内人士”了!
当前,国内外市场持续低迷,各行各业的生意都不太好做。服装生意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一年比一年难。有何良策?笔者在本文中给出了七招,这七招,不是什么新招怪招,也不是什么万全之策。只是一家之言罢了。
*先申明,这七招只争对“非**”的服装品牌,所谓非**,就是弱势品牌,就是没有什么名气,市场还有大量空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服装品牌。对于那些**的服装品牌,本文可能只有参考价值,用处不大。七招如下,请看分解:
**招、设置库存销售专员
做服装的人,*头痛的就是库存。
这几年由于天气原因,品牌厂家和经销商的仓库里都有大量库存。海澜之家2011的库存高达38.63亿,占总资产的56.82 % ,半壁江山都是库存;国内休闲服装老大美特斯·邦威,2011年库存达到25个亿。这些“服装大佬”在业内的管理水平算是比较高了,它们都有这么多的库存,非**的品牌就不用说了。
靠传统的促销方式,已经不足以消化“堆积如山”的库存。必须要设置“专职的库存销售专员”来处理。大部份的服装厂家都是采取“过季打包”的方式来处理库存。笔者认为,这样的传统方式太过于简单。而且库存流向不明,对品牌本身是一种潜在的危害。设置“库存销售专员”不是权益之计,而是长期措施。这是一个新岗位,专职从事库存的销售。俗话说“猫有猫路,狗有狗道”。有些人就有这样的本领帮助你消化库存。笔者建议,可以采取“提成制”,也可以采取“承包制”,或者寻找“低线市场的客户进行代销”等等方式消化存货,把库存变成现金。
门往哪里开,人就往哪里走,笔者多年前就做过这些销售库存的工作,效果是很好的。
据笔者所知,有少数的**服装企业或者库存太多的服装品牌已经设置这个岗位。非**的品牌厂家和经销商要立即行动起来。让“库存销售专员”这支特种兵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招、市场拓展门店销售两手硬
**巴莫特的认为,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要大胆;当别人激进的时候,我们要冷静。一句话,反其道而行之。
淡季做市场,旺季做销售。
市场拓展。现在市场比较冷清,品牌厂家、代理商都在观望。不愿意再拓展市场,不愿意主动了击,目的是节约费用。笔者认为,这是消极应对的表现。品牌厂家、代理商要利用大家都不下市场的时候,采用“李朔雪月入蔡州”的方式,快速拓展新市场。先下手为强。因为这个时候竞争对手*少。笔者多年来一直倡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冷、*热的时候,往往也是竞争对手*少的时候。这个时候拓展市场,给客户的印象*深刻,不但提前与客户建立关系,还能提了解客户的需求。
门店销售。现在绝大部份的服装门店的销售方式还是等客上门,这种方式在前几年,或者对**的服装品牌也许还有效。但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守株待免”就被动了。特别是非**的服装品牌,这个时候要主动出击,走出门店,走上街道,走进相关场所去推销自己的服装品牌,去建立新的客户关系,把客户请到店铺来消费。对于特殊的客户,还要上门服务,把客户的客厅变成“卖场”,把客户卧室变成“试衣间”,寻找一切可以进行销售的机会。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
第三招、全员助销齐上阵
现在生意不好做,如果再按部就班进行“朝九晚五”,就不合适宜了。因此,要调整作息时间。全年52个星期天要利用起来进行置换。星期天是“核心销售日”,是*容易冲业绩的销售时间,无论是品牌厂家还是经销商都要利用好这个时间,全员上阵到直营店铺聚人气,帮助店铺进行销售。没有直营店铺的,要提前联系特卖场或者特卖地点,销售滞销品或者过季库存。
此外,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照样遵守。但笔者建议,对中低层人员执行。对高管要变通执行。因为当下经济低迷,生意难做。高管应该带头与公司共渡难关,共克时艰才是。
时间是宝贵的,这是一个“抢饭吃”的年代。
第四招、免费微博全开通
据*新资料表明,国内四大微博中,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量突破3个亿;腾讯微博突破4个亿。网易与搜狐分别在1个亿以内。去掉双重或多重马甲的微博用户,保守估计也有4个亿。笔者就有7个微博在为本人做广告。按微博80 % 的活跃度计,也有3.2个亿用户在网上“织脖”。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笔者认为,这样一个人群如果没有被利用起来的话,就太可惜了!
目前,开通微博是全免费的。许多**的服装品牌和商家在微博上都有官方微博。如凡客诚品、柒牌男装、香港海港城、成都王府井百货等等。其中许多品牌的官微做得非常好,黏合的了大量的、能互动、常转发、有评论的活跃粉丝。对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线下的购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四大微博的用户名称可以设置中文名称10—14个字左右。基本可以涵盖服装品牌的属地名称和基本信息。
二、每次发布信息140个字,而且现在还可以发长文。图片信息一张或者多张,自由裁量,想发就发。
三、微博上有各式各样的群。如:服装批发群,服装零售群、门店销售群、销售人才群、销售学习群、同城交流群等等。你的品牌官方微博开通后,可申请加入这些群。这样,你就进入了你相应的圈子。你的发言与互动,大家都能看到。
笔者不是微博专家,上面只谈简要的三点入门级的知识。赶快行动吧,免费开通你的服装品牌官方微博,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了解你、喜欢你。
第五招、QQ群让商品飞起来
QQ是即时通聊天工具,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QQ群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整合资源的免费工具。品牌厂家,代理商要非常非常重视才是。
服装品牌厂家、代理商可以先对自己的下线经销商客户进行分类。即按客户的优质层度分为A、B、C三大类(具体标准由自己设定,客户要分类管理才好)。然后开通QQ群。把A类客户拉进你的QQ群,整合在一个、两个或者N个QQ群中(可分区域),QQ群命名为:××(品牌名)商品空中交易平台。这样,在厂家主导下,让各个经销商的商品互通有无。
你不好卖的款,我这里非常好卖,我在群里一发布,你马上就可以快递发货给我了。自行结算;我不好卖的颜色,你那里正好卖,我群里一发布,你就知道了。有些款式,尺码在经销商处都没有的,厂家就可以整合其他B类、C类客户的货品来支援销售。这样一来,整个商品就在空中就飞起来了。商品在流动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库存就越来越少了嘛。现在的问题是,大部份服装品牌厂家的经销商平时不来往的,除了订货会大家见一次面以外,平时很少交流。即使交流,都是小范围的,个别的。不能进行广泛的“空中自由贸易”,货品躺在仓库里,不能实现价值。
目前,许多有实力的厂家实行“VMI”模式。就是“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这是一个基于供应链的再造。通俗一点讲,就是经销商没有库存压力。拿货折扣比较高,由厂家来统一管理经销商的库存,这样一来,经销商毛利虽然低一些,但是没有库存压力,能够放开手脚订货。厂商皆大欢喜。如三彩、秋水伊人等服装品牌在国内部份区域实行这一模式。效果非常好。但玩VMI不是弱势品牌能投资的。这个需要强大的后台硬件、管理技术和商品人员支持。对于非**的服装品牌,笔者认为,QQ群是*合适的。而且还是免费的。
马上开通,让你的商品在空中飞起来。
第六招、裁员减薪很正常
“裁员减薪”这四个字,估计大家看了是不太爽的。因为在职场的每一个人士,都不希望自己被裁员或者减薪。但市场经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招工加薪”与“裁员减薪”其实是企业的正常活动。经济景气,生意好做时,企业就招工加薪;经济低迷,生意难做时,企业就裁员减薪。合情合理而且合法。有的服装企业的生产线处于半停产状态;有的由于订单少,开工不足;有的冗员太多等等。企业这个时候要考虑各方的利益作出取舍。的确,有时很难下决定,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没有办法,民营企业每天都要靠“打猎过日子”的,否则就就会饿死的。生存比发展更重要。为了保全大多数,有时候就要牺牲一部人的利益,否则大家完蛋。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方面,雅戈尔计划裁员1.72万人,李宁裁员0.5%,美的裁员50%左右;国际方面,日本松下裁员3.5万,高盛2400人,西门子17000人,宝洁4100人 ……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杂志》)
裁员减薪,无奈之举。为了企业,为了大多数。硬着头皮上吧!
第七招、学习培训*重要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明读书跟赚钱有关系。在笔者看来,投资店铺有风险,投资人才也有风险。只有投资大脑永远没有风险!这是一个只赚不陪的“生意”!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走过国内所有的服装批发和零售市场,发现赚钱赚得*多的经销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爱学习。这些经销商不仅自己爱学习,而且要求自己的员工也要学习。整个团队的学习状态和氛围非常好。
问题是,现在的大部份品牌厂家和经销商都不爱学习,问为什么?说是太忙了,没有时间学习。理想很充分吧?其实,一个人只要不想做一件事情,就可以找出N个借口和理由来推脱。
笔者认为,你不学习,你不能保证你的竞争对手不学习。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学习。学得越多,赚得越多;学得越早,赚得越早;学得越快,赚得越快。这是一个学习能产生比较竞争优势的时代,当大部份的人都不学习的时候,你学习了,就能产生比较竞争优势。靠那么一点点新的东西,你就胜出了。
人跟人的差别其实不大,如果说要有,就在脖子以上。
各位非**的服装品牌老板们,上面七招,比较简单,甚至有些平庸,但笔者相信,这七招着眼于当下的现实,只要用起来,效果一定有!
行动吧!别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