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李喜林,新邵县陈家坊镇下江村支书兼村工会主席,他是当地敢于**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村民致富之路的开辟者。善于发现的眼睛与敢闯敢干的魄力是他的两**宝,全县种田“科技**户”的头衔与村民们逐渐鼓起来的腰包是他致富成功的见证。tFK安徽三农
7月2日上午,笔者来到下江村,李喜林正与几位村民在稻田里忙碌给制种禾苗施肥。趁着休息时间,笔者便与李喜林闲聊了片刻。tFK安徽三农
“李书记,今年种粮面积有多少亩?”笔者问。tFK安徽三农
“今年种粮面积是2000亩,制稻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300亩......。”李喜林微笑着说,党的***召开后,咱农民心中好比吃了一颗‘定心丸’,特别是我们这些种粮大户今后种粮信心就更足了!tFK安徽三农
提到***,一位40多岁的村民立马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现在党的确实很好,种地减免农业税、发粮食直补,购买农机还有补贴,农民真的得到了大实惠。***提出了下一步还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咱们农民对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了信心。”tFK安徽三农
采访得知,李喜林是下江村党支部书记,今年才51岁,曾经是个体**,他搞过冰棒批发,办过打*机厂和砖厂。由于能力强,2004年,在全村群众的要求下,李喜林便回到村里担任起村主任职务,之后又因实在、肯干,在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至今。tFK安徽三农
李喜林敢于**个吃螃蟹,他告诉笔者,2010年9月,他联合其他4人集资150万元,组建了江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当年开始流转田地,并在长江、下江等附近4个村流转承包1100亩水田用来大规模发展种粮业。tFK安徽三农
万事开头难,当时他开出每亩300元的承包价,但还是有部分村民不愿意流转田地,甚至还有人对他能否真的坚持种田持怀疑态度,怕以后收不到承包*。*后在镇**的宣传倡导下,大部分农民由犹豫、观望转向为理解、支持,参与土地流转,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规定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自己承包集体的部分土地或全部土地流转给李喜林经营。tFK安徽三农
“我2011年,从承包的1100亩水田中选取200亩用来制稻种,种植200亩双季稻和600亩的中稻,这年仅在制稻种上就*了近20万元。”李喜林说,去年他规模种粮的信心更足了,并在东江、长江、**等8个村共承包水田2000亩,一年来的收入事十分可观。tFK安徽三农
近两年,李喜林被评为了全县种田“科技**户”,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把资金投入到扩大生产上,先后添置了大量播种、插秧、收割的机械设备。tFK安徽三农
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粮,李喜林不但自己成功致富,还促进了该村支柱产业的大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使村民成为不离土、不离乡的“产业工人”。tFK安徽三农
当谈到今后的种粮发展,李喜林一脸自豪,他兴奋地说“今年**1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我也打算带动全镇村民来发展规模种粮,让更多的群众都富裕起来。”tFK安徽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