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富有:5个适合农村发展的项目

2014-06-08来源 : 互联网

  现在农村事业,发展的是越来越红*了,**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那么适合农村发展的项目,有什么好的,可以在农村实施。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项目,在许多人的眼中非常不错,现在笔者就为您介绍一下。

  适合农村发展的项目四:只用500元起家的“薯业**"

  农村什么挣*,推着自行车,从500元起家到成为一个影响海内外的企业家;从一块平凡的小红薯到一个超越平凡的大产业,他将红薯低廉的身价提高了23倍,使当地的薯农富了起来,而自己也拥有了3000多万元的资产,拥有了一个年产值近亿元的企业。1960年出生于四川三台县谭家沟的邹光友,因从小家境贫困顿顿吃红薯,吃出了胃病,他*大的愿望就是长大后一定要跳出谭家沟,再也不吃红薯了! 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带给他**的恰恰是红薯。

  1982年,邹光友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安县土产果品公司,后又被调到三台县建设区任科技副区长。农村什么挣*,到区公所**天,区长就给他布置一个任务———到甘肃将红薯高产技术引进回来。取经回来后,邹光友带着“新经”走镇串乡,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红薯,当年建设区的红薯增收了近两成。然而,丰收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喜悦,因红薯价格低廉,薯农们很少费心去卖红薯,大多用来喂猪了。难道煞费苦心提高了红薯产量,就为了喂猪?邹光友开始调查市场行情,不久,他发现城里人涮*锅时喜欢吃红薯做的粉丝。邹光友心里一亮,对啊,为何不带领老百姓搞红薯加工,提高红薯身价呢?从此,邹光友开始了他和红薯的不解之缘。

  经过几个月努力,他的**个产品出来了,粉丝下锅后不断、涩味变小,比城里*锅店卖的还要好。农村什么挣*,于是他在全区建起了30多个红薯粉条加工点,还有近50家手工加工作坊。就在邹光友的开发初有成就时,县里准备把他调回县上任局级干部。多方权衡之后,邹光友选择了自己钟爱的红薯事业———辞官下海卖“红薯”。

  1992年,揣着仅有的500元,邹光友来到绵阳,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开始了创业历程。通过技术创新,邹光友在粉丝行业进行了三次革命:**次是**精白红薯粉丝,解决传统工艺中的发黑问题;第二次是**方便红薯粉丝,提升红薯产品附加值;第三次*创无明矾粉丝,为“光友粉丝”进军国际市场拿到“绿色”通行证。10年来,“光友薯业”先后获得42项中国专利,其中**专利8项。农村什么挣*,一次次技术创新,一次次提升了红薯的身价。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