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要拉住能读懂企业的创业导师

2014-06-19来源 : 互联网

创业这事注定是孤*的。因为创业往往是要解决一个在细分市场中少有人触及的一个市场痛点,既然是少有人触及,就需要创业者和团队凭一己之力摸索和寻找。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参照别人的方式来运作。每个企业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企业和每个企业家的资源禀赋都不相同,很有可能对你很难的事情,换了别人就轻而易举。反过来也一样。

第三,企业家要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一样,那就是决策。小到办公场地的选择,大到投资、用人,*终都需要一个裁决人,有一句话叫做“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所以,在*终的决策上,是没有人可以帮你的,我们说有些创业者优柔寡断,就是指他在决策过层中的*施两端犹豫不决,以致贻误战机动摇军心。但是再果敢的创业者,在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也会面临痛苦和煎熬,因为所谓重大决策,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创业者看到的所谓机会,也无非是发现了一些相关性但不会有明确的答案。

如果说创业导师指的是“朋友”和“参谋”的意思,那么,其实每一个创业者都需要这样的“导师”。我们投资者还得努力成为这样的“导师”。

通过这次跟创新企业的沟通辅导,有几点感触和建议和大家分享下:

**、创业者需要导师。创业导师在硅谷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机制。为什么硅谷的很多人,比facebook的扎克伯格、google的布林和佩奇,都是还没毕业就创业,他们能够在经营和管理上都做的风生水起,背后都有一到两位导师在起作用。Facebook的**位大陆籍员工王淮在他的《打造Facebook》一书中,专门有一个章节写到了硅谷的导师制。Facebook之所以成长很快,固然小扎很牛逼,但背后的Mentor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在创业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人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只不过新闻媒体喜欢追逐**,因此很少去报道这些Mentor。原因很简单,如果大家知道少年**原来有这么多Mentor在帮他,那故事就不够**了。

如今的创业者,光靠自身的力量往上走,一定是件非常难的事情,创业初期,资金紧张,资源有限,不容犯错。简言之就是试错成本非常的高,一旦走错一步,你就会和你的伟大梦想一起坠入谷底。这时如果一位导师能给创业指明一个方向或者**创业者需要拜访的**,风险就大大减小了。拉住能“读懂”企业的风险投资,尽量主动出击,不要怕idea被泄露,主动交流,会发现收获的更多。闭门造车,可能“车”已经不适合时下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些idea在现实环境下毫无“生还”的可能,你还在那边埋头苦干,就太犯不着了,这种情况正应了那句古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次辅导当中,就有一家企业之前都没有接触过风险投资,在和导师们交流之后,懵然觉醒,叹道:“创业三年,今天才发现所做的事,还有那么多之前从未考虑到风险。”创业路上,要主动找一些导师来帮你一程。

第二、要学会舍弃。企业产品每一个功能都如创业的自己的小孩一样,弥足珍贵,也因此总是不舍得弃除其中任何一项。对于自己开发的产品,如果初期就是**的是*NB的,那么企业早就做大,对一个软件企业来说,你想呈现给用户*直接的是什么,那就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用户,而不要假定一些有的没的可能用户可能需要的功能,会耗掉你的精力,得不偿失。又要把“雷布斯”的“**、快、口碑”搬出来了,*能代表企业的是什么,将其做到**,快速铺渠道,*后口碑自然而然会帮你搞大。

第三、顶层资源可遇不可求。在问到一家企业*需要什么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缺顶层资源,没理解啥叫顶层资源,是不是自上而下的资源?其实谁不缺资源呢。很多偏执的创业者会给自己预设一个无比巨大到虚无缥缈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就能如何如何;也有很多人把这个前提设置为钱,要是钱真能解决这么大问题,我干嘛投你,自己干不就得了?我们谁都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想想所谓的顶层资源为什么要找你。

创业*忌幻想了,我们微信后台经常会收到一些幻想狂性质的计划书,让人好气又好笑,这些人可能是武侠小说看多了,一天到晚幻想着如张无忌跌入悬崖,一下学会了九阳神功,郭靖喝了梁子翁的蛇血,功力大增的奇幻故事。

第四、创业需要氛围。创业企业,创业地点很重要,需要找到一适合自己创业氛围的城市。做互相网,无不外乎上海、北京、杭州、深圳。这次有一家软件企业,创业地点在一个中部地区,在自己的城市已经是佼佼者了,和导师们一聊,才发现自己所发现的“创业金矿”,在上海、杭州都有类似企业,而且团队更为优秀,发展更为迅猛。创业企业需要被紧迫感,而这些互联网创业的城市,信息更丰富,更有压迫感,更能被竞争者逼出潜力,逼着创业者快速迭代开发,逼着其练好内功。

第五、轻重结合,接地气。轻重结合,互联网创业企业资产都比较轻,投资的风险也大,所以盈利模式就是企业*重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谓的接地气。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有变现通道,是这类企业生存的重中之重。如果连自己的盈利模式都没想好,或者说没有盈利模式,那就是说找不到投资人,就差不多等死了。这次有个项目是做移动端社交的,明摆着短期内不会有盈利模式,我就问他,社交应用是不是得有个500万用户才有价值,请问从0到500万之间有哪个投资人愿意陪你一起走?社交者东西还不仅仅是用户的事情,关键是它在我们的需求层级中太高了,不痛也不痒,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好的。反正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这样的项目的。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