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飞的高才看的宽看的远

2014-06-26来源 : 互联网

与古朴的老楼相得益彰,“墨迹”“驰麟”“青春”……南京市大学生如何创业**园内,企业的名字都带着一点“文艺范儿”。据介绍,**园内共有51家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了物联网、生物技术、影视制作等领域,其中不乏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近30所知名大学的博硕士创业团队。近几年,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等一批“创业摇篮”的建立,为我省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片沃土,大学生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

“创业摇篮”助创业

“近几年,为响应"以创业带动就业",省、市**鼓励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南京市大学生创业指导导师张小玉介绍,目前,南京几乎每个区县都有1-2家创业园区,还排出6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和3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计划。镇江、徐州、苏州等地也都建立了一批大学生创业园。

“有了创业园这个平台,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政策也越来越优惠。”张小玉说,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服务对象,由原先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改为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南京市的“科技九条”更是鼓励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离岗创业,还**了实施细则,与50多所在宁高校达成一致,鼓励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加入“创业大军”。

“这2000平方米的创业园恐怕又不够用了。”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的工作人员感慨道,2009年初办时,创业园在南京市丹凤街附近,面积只有900平方米,企业也只有18家,短短两年过去,原有园区已不能满足迅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所以才在南京工业大学创建了现在2000平方米的新园区,但目前看,需要更大的园区和平台才能满足这一增长势头。

“项目好”才能制胜

走进创业园二楼一间3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几乎没人注意到记者这位“外人”的到来。“吴总,这个片子我剪好了。”“吴总,下午几点去见客户?”……南京驰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内,每一个人都在忙碌着。

令记者没想到的是,公司这样*爆的业务全围着“一条腿”的食用菌在转。总经理吴思雨走出校门就在思索,如果成立传媒公司后,像大学期间那样拍几条宣传片是不足以立足的。“我发现一些大的房地产商开始把资金投向有机绿色农业产业,而绿色产品中的食用菌是个很大的产业。”吴思雨一拍脑袋,这不就是商机嘛。“别人做品牌发布、时尚盛典,我就做农业传媒。”吴思雨笑着说道,“我这叫"土洋结合"。”就这样,他另辟蹊径,建立起国内**一家专门服务食用菌产业的食品媒体平台。

**笔业务,他“盯上”了灌南的一家农业产业园区,并找到园区内*大的食用菌企业做业务**。*终,这家食用菌企业签下了8万多元的广告视频订单。顺利打**业之门后,头脑灵活的吴思雨脑筋一转,找到两家做食用菌的专业网站合作,帮他们为客户做视频。

一年半的时间,吴思雨的公司已经由创业***初期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21人,去年公司营业额达到360万元,利润达**元,他和团队靠着“食用菌”走出了一条令人惊羡的发展路。

“敢想敢做”才能飞得更高

“这小子为医院做生物方面的技术服务,一月营业额在20-30万元呢。”说起南京墨迹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苏耀,张小玉赞不绝口。面对眼前的成绩,苏耀心里却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有了资本,我想做自己的产品。”

自公共卫生专业博士毕业后,一心想创业的苏耀,刚开始做贸易不成功,只好另找出路。2010年,他发现了为医院做分子、动物技术服务这块市场,他清楚,没有资金和资源,做产品的梦想不可能一下子实现,而做技术服务是过渡到做产品的*好选择。

眼下,业务逐渐增多,苏耀却遇到了人手不够、资源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再困难,新的实验室也要建。”苏耀肯定地说道,只有立足当下,扩大市场份额,积累更多的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自己产品的梦想。

“敢想敢做”的张彦斌在张小玉看来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的张彦斌在涉足家纺行业时,做这行的前辈们并不看好,而当家纺淡季来临,金桥市场的老商家都在闲着聊天时,张彦斌却在网上悄悄地张罗着自己的小店,用网络销售来克服“淡季”烦恼。作为创业导师的张小玉,提起张彦斌充满着骄傲,“现在他都有自己的品牌了,在淘宝网也是热销店铺呢。”

“创业园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土壤和气候,只要有好的项目,有梦想,就可以尝试创业。”张小玉说道,但创业路上布满荆棘,没有一股子“敢想敢做”的劲儿,真的很难站稳脚跟。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