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刷信用,谁会来买你的东西?”“当然选刷。”“如果要刷,我们是*安全的。”
佯装淘宝卖家的记者与网站“信誉18年”客服的一段对话,揭开的只是国内网店信用作弊的冰山一角——这家今年2月才成立的网站,自称已拥有近2万会员,均为淘宝卖家。
而据记者调查,目前类似于“信誉18年”这样专门为电子商务卖家刷信用的网站,林林总总不下几十家,这还没包括那些业务规模或大或小的QQ群。
网店信用作弊本不算新鲜事,淘宝网的一位大腕级卖家刘震估计,淘宝上的200多万卖家中,“曾经作弊或正在作弊的比例不在少数”。淘宝网为此亦伤透脑筋,甚至已推出第二代安全稽查监控系统,并查封6万多家网店。但宛如一场魔与道的游戏,“严刑峻法”并未让作弊的供需双方收手不干,而是争相向更隐蔽的方法转移。
“现在已经升级到第三代了,谁也管不着。”一位此中人士对记者说。
刷钻专业户
如果你在淘宝网上购买了商品,并对该商品给予好评,就向卖家贡献了一个信用。多数用户在淘宝购物时,会将卖家有多少信用作为自己购买与否的主要指标。
“不刷信用,一个月也来不了一单。”淘宝网上另一位卖家晓月哀叹地对记者说。
这是一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由于淘宝已经过于庞大,新注册的店家会发现所有的商品都已经有人卖,自己注册的新店毫无竞争优势可言。用户搜索同类商品时,信用值高的卖家排在前面,而由于初来乍到,信用值还没有积累起来,自己的商品往往排在一二百页之后了,有哪个买家有耐心翻越一百页?
刷钻是解开这个悖论的**手段,*先制造虚假交易将网店刷成三钻、四钻,甚至带有皇冠的店铺,然后再真正开始做生意,此时的店铺由于****,才容易吸引到顾客。
刷钻现象积重难返,今年6月,淘宝毫不留情推出了第二代安全稽查监控系统,针对刷信用问题展开了大规模排查,至今一共查封了67917家店铺。
对此,刘震深有体会。今年,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注册了一家新店铺,并找了一个刷钻人,交了几百元*,要求将自己的网店刷成四钻。“对方很快就把我的店刷成了四钻。接下来我准备打点生意正式开张,但一个星期后,淘宝把我的店铺关闭了。几百块*打了水漂。”刘震说。
总结原因的时候,他认为,主要是刷钻方法太传统。所谓传统方法,就是用机器刷钻。也就是编写一个软件,这软件自动生成假的IP地址,假的用户名,假的评语。由于软件刷速度很快,要求店家只能做Q币等不需要邮寄的虚拟商品业务。作弊的店铺可以先做虚拟商品买卖,专门刷信用,当攒够了信用之后,再改做实体生意。
但这种方式由于有了固定的模式,已经很容易被淘宝识破,而他找的人还是用这种方法刷钻,所以白丢了*,商店也关掉了。
但只要刷钻的需求却还在,刷钻专业户就不会放弃。机器刷钻失败后,另一种比较可靠的方式就是互刷,并成为主流——店家们在专门为刷钻而建的QQ群中互相认识,你用十块*买我店铺里的东西,给我好评,我也用十块*买你的东西,给你好评,资金流有往来,但实际上不用发货,这样实现了共同信用增值。
“两个人之间互刷还是容易被发现,就出现了多角互刷。A帮B刷,B帮C刷,C帮D刷,D再帮A刷,这样又可以减少风险。”刘震说。
但这样的QQ群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担保措施,有的店家在别人买了自己东西、*到账后就**买对方的东西,由于是地下协议,吃亏者只能忍气吞声;另外,即使是四人互刷,通过IP地址、用户名等进行仔细比对,还是可以查出来。
于是,今年初开始,在QQ群的基础之上,另一种更加隐蔽的升级版刷钻方法诞生——“平台刷”。
皇冠卖家:6700元
“如果说,互刷*多是几个人之间的团伙交易,平台刷就是成千上万人之间的社会交易,与正常的生意几乎没有分别,淘宝无论如何也查不出来了。”一位淘宝卖家向记者表示。
**旗下电子商务平台“有啊”的一位人士深有体会地说,这类平台是*难对付的,“因为刷钻的流程已经接近于真实的交易,很难分辨了”。
与QQ群不同,这类平台的核心是一套信用担保体制。在传统的互刷交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常常会因为资金支付的先后而钻空子,不得不处处提防,多角互刷中情况更加麻烦,只要有一方不配合,事情就黄了。其中的症结在于,缺乏一个*立的中间人,以及相互之间的资金担保。
如今,“网商管家”、“信誉18年”等平台就担任起了中间人的角色。这类平台在细则上有所不同,但交易的实质是一样的。
记者登陆了“网商管家”网站,并尝试进行了交易。为了防止别人的窥探,该网站只允许拥有淘宝网店和支付宝账号的用户注册和登陆,这*先就摒除了闲散人员。
当店主登陆后,就可以张贴任务了。所谓任务,就是要求网站的其他用户去自己的淘宝网店上购买商品,并给予好评。而淘宝网店的真实地址只有接受任务的那个刷客才能看见,每个刷客*多只能接两个未完成的任务,这就缩小了淘宝店主被暴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