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信誉的生意才长久

2014-12-29来源 : 互联网

曹祥泰杂货店自1884年开业到1956年公私合营,历时70余年,虽迭经*灾和辛亥革命、**战争等自然灾害和动荡时局,却总是年年**,从未蚀本。

公私合营**年,时任曹祥泰杂货店主任的公方代表朱明卿曾说过,曹祥泰年**算上缴的利润比整个武昌区所有杂货店上缴利润的总数还要多。***的“威力”不容小觑。

人们不由得问,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在那个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年代,昌盛不倒?

多方寻找,*终从湖北地方志特约作者涂德深老人手中,看到了曹美成先生曾经写过的一篇名为《武昌曹祥泰杂货店》文章,在他的详述里,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曹云阶(1884年-1962年)成年的时候,曹家已经成了小康之家,曹南山因为自己读书很少,想让后代多读点书。曹云阶读书读到20岁,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主要在私塾学习四书五经之类书籍。“他的头脑里充满了封建思想,总想着如何光大门楣。”曹美成在文中这样评价父亲从商的初衷。

曹云阶在长期的经商中体会到两点:一是要搞好经营管理,必须依靠职工,*先要搞好与职工的关系,而搞好职工的关系,必须把职工与店里的利益结合起来,具体他想到了一些办法。

*先是家店分开。在旧中国,商店多属于大家庭所有,而大家庭里的人都认为店子是自己的,可以随便拿*花销,这房拿了,那房又拿,*后把店子的*拿空了。

职工见店子空了,工作就没有了积极性。曹云阶要求曹家任何人拿*必须通过账面,店里的开支与家庭的开支严格分开,年**算时,二八分红,即曹家得80%,职工得20%,相当于职工是有股份的,曹家拿用的*是在80%内,这样职工的红利就有保障,伙计们自然愿意把业务搞好。

其次,为了留住职工,曹云阶尽力保障店员的生活安定。

对此他有三句话常挂嘴边,即“惜人有人用,惜衣有衣穿”、“衣服是新的好,人是旧的好”、“身安则心安”。曹祥泰的职工多半是农民出身,家庭多半在农村,每年回家数次,共放假45天,但多半是超过假期的,店里从未追究。足以见杂货店对员工的充分体恤。

店员的工资也比别家略高,伙食也稍好,虽然劳动强度较大,职工却很少有怨言。

只要店员不嫖不赌不盗窃,基本是终身制,前一辈老了,后辈的子侄可以来接替,甚至有的老人还在店里,子侄就到店里来当学徒的。本人工作有保障,下一代也可以有出路,因此店员可以勤奋安心工作,曹祥泰的业务也得到维持和发展。

令人动容的是,在抗战胜利后,曹祥泰复业资金不足,店员自动要求减低工资,降低伙食,使得曹家的业务得以为继。

严控质量,信誉打天下

安顿好了生产的大后方,曹云阶还要考虑前方进货及市场销售情况。

“父亲认为,要使业务发展,必须得到顾客的信任,价廉物美,为此他也动了不少脑筋。”曹美成所言的动脑筋,总结为7点。

其一,认真进货,必须进质优价廉的货。比如土产品就在同一货价之中,必选*上色的购进。

其二,旧时的衡器不一,有浙江秤、*平秤等,折合新秤有的9折、87折,有的8折、75折,他要求行家打*高折扣,货价做定了一分*也不少行家的,时间久了,大家都了解他的磊落作风,便把*上色的货给曹祥泰并打*大的折扣。进货比别家强,出售时质优价廉,自然受到顾客的欢迎。

其三,生产品的原料,要进地道的货,生产程序也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比如做糕饼的京果,一定买*上色的糯米,三月份以前就泡起,经过发酵,直到腊月才用来生产,因此曹祥泰的糕饼在武汉也是*有名的。再如曹祥泰的特产盐蛋,总是派专人到沔阳(现在的仙桃)沙湖一带买鸭蛋,经过挑选后腌制,必须等盐进到两圈黄以后才开始出售。沔阳是湖地,鸭子吃的是螺丝肉,因而腌制的盐蛋油黄。汉口的居民也到武昌曹祥泰买盐蛋。

其四,土产品在出新的时候购进。旧时有句话“有*莫买腊月货”。曹祥泰对这些土产品总是出新时就购进,到季节出卖。货物是有季节差价的,曹祥泰在出新时已经购足,到季节时出卖,虽然价格上比别家便宜些,但实际上赚得*要多些。

其五,还十分注意货物的保存。海味杂货品种繁多,有的需要防腐,有的需要暴晒,有的需要打炕,都有专人负责,保证色鲜质优。

其六,旧时货物“早晚时价不同”,曹云阶的原则是跌在人先,涨在人后。货物下跌的时候跌在人先,货物上涨的时候涨在人后,都是毫不犹豫的。这样得到了顾客的信任,销售量大,因此总能获利。

*后,自己掌握业务、了解业务全面情况。为此,曹云阶亲自站过柜台、自己管过账、进货始终是自己掌控,数十年如一日,对经营管理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此外,他不能自己动手的业务,如糕饼的生产、炒货的方法、盐蛋的腌制,他也一定要了解原料的配制、生产的过程,以利于掌控。

对话曹家后人

建言创业者 质量和信誉*重要

人物名片:曹美璋(曹家第三代人,曹云阶之女)

7月6日,武汉30多度的高温依然在持续。几经辗转,在汉口车站路伟英里28号,一栋光线昏暗的两层老民居里,找到了曹家的第三代后人曹美璋。

75岁的她一头华发,讲述起曹家企业近百年来的繁荣与败落,老人一脸的淡然。这栋民居的总面积约200平方米,曾经全是曹家的产权。可当下仅有一个无产权证的20平方的小屋供老人蜗居,且每月还要交18元房租。

对此,老人并无怨言,她略带笑意地说:“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人活着得自食其力,我们听进去了,所以也不觉得生活有多苦。”

“父亲是成功商人典范”

长江商报:您是哪一年出生的?对于曹家的历史了解多少?

曹美璋:我1937年4月出生,不久**战争就爆发了,父亲带着全家老小从武昌逃难到汉口。五六岁开始,大概知道家里是做杂货铺生意的。曹家兴盛的时候,我没赶上,我见证的是曹家走向衰败的这段历史。

长江商报:在你看来,父亲曹云阶是个成功的商人吗?他是否算是旧时代的成功商人典范?

曹美璋:把家业做那么大,从世俗的眼光看,他应该是个成功的商人。而从我了解到的一些事情上,我认为他算是旧时代成功商人的一个代表。

他是个非常爱国的人。“五四”运动时,他曾参加罢市游行示威,把店内经营的日货“太阳牌”啤酒打碎,表明抵制日货的决心。食糖是杂货店的大宗商品,日产的糖比南洋的价格低,“九一八”事变后,店里宁可进贵的南洋糖也不要更容易**的日本货。

1935年,武汉学生响应“一二九”爱国运动,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国民党出兵**。他们集结在现在的解放路等待轮渡开放过江,深夜又冷又饿。父亲就让伙计把店里的饼干拿出来赠送给学生,并烧茶水供应,支持学生。

1944年的一天,日本人闯到家里,拿枪指着父亲,要他出面当商会会长,为他们谋利。父亲留着很长的胡须,说自己老了,管不了事情。日本人拿他没办法,走了。他宁死也不给日本人做事。

家里兴盛的时候,相对富裕,但父亲很节俭,全家人吃饭,桌上掉了饭粒,必须捡起来吃掉。

长江商报:在杂货店呢,他是个受人尊敬的老板吗?

曹美璋:父亲为人忠厚,在店内很受尊敬。

他经常吃住在店里,夜晚醒来给学徒盖被子。有一个伙计病逝了,他把伙计的小孩接到店里住,供他读书。给大家弄的伙食也很好,每餐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大家生活有保障,日子过得愉快,就愿意努力做事情。

对外界,他讲信誉、重商品质量,积攒了很多回头客。他常说,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

“三反五反”的时候,有人要店里的会计邹先生,写检举信揭发我父亲贪污,邹先生敬重父亲的为人,拒绝做伪证,*后被逼得走投无路, 跳了江,后又被人救起。

曹家后人自食其力谋生活

长江商报:曹家第三代人的生活现状是什么样的?你满意现在自己的生活吗?

曹美璋:父亲有两个兄弟,我三叔早逝,留下几个孩子都不在武汉,几乎没有联系,比较有成就的一位是曹立庵,是很有名的金石画家。二叔那边也不知道情况。

我父亲下面有七个子女,在世的连我在内还有4个人。属二哥曹美鸿*有成就,他今年91岁,退休了,曾是湖南湘雅医学院的教授,博导,留过洋。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全是自己拼出来的。年轻时读书,家里没*寄给他,他就卖血卖衣服,自学成才。

四哥曹美全曾经做过地下党工作,90岁了,是离休干部,住上海。

姐姐曹美珍,在南京,87岁了,跟子女生活在一起。我中专毕业以后,就在武汉一家纺织厂里当高工,现在退休十几年了,跟老伴和两个儿子生活,我们都自食其力,日子过得去。大哥曹美成有个过继的儿子叫曹家敏,也在武汉,但是我们来往也不多。

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还可以,每月有一点退休工资(约1500元),不用指着别人。人一辈子平平安安就很好了,曹家辉煌的时候,我没有赶上,也不觉得多遗憾。父亲常教育我们,要自食其力。

讲信誉的生意才**

长江商报:作为一个商业世家的后代,您对现在的年轻人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

曹美璋:现在经商创业,跟过去不大一样。什么事情都讲究快,要效率。过去更注重商品的品质和店子的信誉,即便是少赚点,也不做坑害人的生意。

但不管在什么年代,这些基本的从商道理是互通的。比如要看好商机,不能盲目投资。要能吃苦,以诚待人。赚了*,应当节约,不要太贪图享受。**重要的是,注重商品的品质,讲信誉,不然没有回头客,生意做不**。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