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的目光、刚毅的表情、铿锵的语言,让笔者在他身上仍能找寻到军人的影子。眼前这位转业军人,就是新疆军企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军企”)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廷全。经过多年的艰辛创业,追古惜今,如今他回想起当年创业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仍然心潮澎湃,感慨颇多。特别是“军企”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正是他“做人诚信、做事创新”的真实展示。
军旗下的“军企”人
路在何方
每当有人问起周廷全创业的历程时,他总会滔滔不绝地说:“军企从创立到现在,实力由弱到强,规模由小到大,离不开我人生的两大机遇:一是西部大开发,二是部队的培养。”今年45岁的周廷全曾经是一名军人,在部队的大熔炉里经受了20多年的锤炼。在他的心中部队是一个大学校、大熔炉,在那里可以锻炼人、培养人,可以将一个懦夫变成勇士,可以将软弱者变成钢铁战士,可以将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变得奋发向上,因为军队精神是洗筋易髓的“灵丹妙药”,是锻志炼神的“疗伤圣水”。对于周廷全来说,部队是他的第二个家,在部队里,他学到了“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也学到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理念,同时他的**素质、理论修养及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1995年,胸前挂满十几年在部队得来的军功章,怀揣着3年苦读得来的学历证书,抛下“团职干部”职位,正当而立之年的周廷全脱下了军装,抱着“在家能种地,当兵能扛枪,脱下军装能经商”的信念,毅然开始了他的商海生涯。起初,周廷全在乌鲁木齐人流、物流相对集中的长江路开设了一家五金工具店铺,门面不是很大。但是没有多久,由于没有找准市场定位,生意萧条,很快就倒闭了。
出师就不利,是自己经营不善还是方向压根就没有选对?到底应该怎么办?路在何方?一系列问题萦绕在周廷全的脑海里,
他开始感到了迷茫。
知难而上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哪怕掺在沙子里”,自信的周廷全没有被困惑迷失双眼,在清楚认识自己,客观了解市场之后,1996年他创建了新疆军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开始涉足工程机械配件销售。他充分利用自己熟知工程机械专业的优势,通过自己在部队当工程兵时对工程机械的使用和了解从部队购买一些废旧零配件作为样品,向客户销售,然后迅速向厂家定购,以时间差、价格差从中获利。就这样,周廷全挖到了创业的**桶金。从此,军企就在新疆这块沃土上扎根发芽了。
军企创立之初,就面临中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接轨的不成熟市场,要发展壮大很难。周廷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工程机械市场蕴含着潜在的*大商机和可观的利润空间,他暗自给自己定了“高楼万丈平地起,工程机械找军企”的创业目标,坚信要想**就要比别人有更高的期望。1997年,周廷全带着几经周折才筹集到的300万元现金,奔赴广西参加柳州工程机械公司举行的招商年会。此行他是想获得柳工产品在新疆市场的代理权,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却招对方当场**。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军企是一家规模很小的私营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不像当时在新疆颇有地位的“中国机电”、“新疆机电、”“兵团机电”等4家国有企业。
这次冷遇没有让周廷全对“军企”失去信心,反而更加激起了他的创业**,决心一定要把“军企”做大、做强,让别人刮目相看。可是这样的机会怎样才能失而复得呢?他凭借着超人的远见,**远瞩以“做生意,先做人,诚信为本,塑造军企形象”的卓识,从兵团机电公司购得柳工产品,然后以分期销售,获取利润,并以全款优付的方式增加销售量。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周廷全的做法,作为商人,怎么能做赔本生意呢?他则认为,这样做,虽然“军企”没有从中获得很大利润,但是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军企”销售的是货真价实的品牌产品,一定会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口碑。短短一年的时间,“军企”销售柳工的装载机18台。凭借良好的信誉、强大的市场**能力和不俗的销售业绩,周廷全和他的新疆“军企”赢得了柳工等几家工程机械制造商的信任。从此,柳工开始为“军企”提供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