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39岁的中年人,**了世界上**款“优盘”,为了维护自已的权益他先后起诉业界*头索尼、PNY(美国存储市场排名第二的企业)“非常严重”地侵犯自己的**权,他甚至成为**个跑到美国收取**费用的中国人。
和那些被极度恭维的中国企业家相比,邓国顺应该获得更多的尊敬。
他是深圳朗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出生在湖南石门县的一个小山村。
这个39岁的中年人,**了世界上**款“优盘”,为了维护自已的权益他先后起诉业界*头索尼、PNY(美国存储市场排名第二的企业)“非常严重”地侵犯自己的**权,他甚至成为**个跑到美国收取**费用的中国人。
这听起来似乎太不可思议了。是的,他**的“优盘”,已经成功地取代了索尼公司统*市场十几年的软驱,他只用了7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打工仔到亿万**的角色转变。
6月10日晚上,这个优雅的中年人在长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此刻,创新正在被中国产业界过度热情地谈论,然而他们收到的侵权起诉书似乎并没有随之减少,中国仍然非常显目地张贴着“世界工厂”的标签,朗科是个例外。他飞快的语速配合恰到好处的手势,让你明显感觉到他正在饶有兴致的和你交谈,他倾听时的姿态和回答问题时的一本正经同样富有光彩。
“没人相信我们能成功”
1999年的那个春天,邓国顺32岁了,他决定成为一个老板。
当时,电脑从主板、CPU到鼠标、键盘都在不断更新换代,惟有软驱多年顽固不变,而且始终都是标准配置。“能不能**一款容量比软盘大,更加稳定的存储产品呢?”邓国顺和一个同样优秀的湖南湘潭人成晓华在新加坡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当时,他们都被自己的想法惊呆了:这样一个软硬结合的产品将是划时代的技术,两个人为这个想法一夜未眠,第二天就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国创业。
怀揣着深圳市政府赞助的12万元现金和几句鼓励的话,他们在深圳罗湖区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正式宣布公司开张,“虽然总共才2个人”。在研发闪存盘(优盘)技术时,邓国顺曾经一连几次给微软的高级顾问发电子邮件咨询,对方的回答都是:“NO,现在我们也没有这个东西,不能给你们任何意见。”
1999年下半年的很多时间里,邓国顺几乎足不出户、闭门造“盘”。
“并没有人相信我们会成功。”邓国顺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创业时的情景。他当然也十分准确地记得,3个月后将自己**的闪存盘(优盘)插到电脑的USB接口上,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图标,“我当时几乎快跳起来了。”他兴奋地描述。
那一年的11月份,全球**款USB闪存盘面世了,朗科公司将其命名为“优盘”。
其实,在此之前的7年里,他并没有十分出色的成绩。
1992年,邓国顺在中科院计算中心拿到他的计算数学硕士学位后,顺理成章地去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联想,联想给邓国顺开的价钱是每个月300元,半年后调整到400元,任务完成好的月份,邓国顺能拿到500元。并不明朗的前景和乏味的工作,对于一个25岁的年轻人来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随后,他以访问学者身份远赴新加坡边留学边就业,做过软件开发、做过技术支持与参展工作,并担任过意大利飞利浦(Philips)亚太地区公司系统经理的职位。
艰难的融资
推出**款USB闪存盘后,邓国顺和朗科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尊敬,“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东西,甚至连想去了解的兴趣也没有。”人们还是习惯用一张3.5英寸的笨拙并且容易突然坏的软盘存储临时文件。
产品已经研发出来了,并且自己坚信“是个好东西”,问题是没有资金推广。
那时正值风险投资最疯狂的时候,并没有风险投资商愿意投资200-300万人民币给朗科公司,他们的兴趣全集中在网络公司上。邓国顺找的**家公司是同在深圳的长城公司,**次找投资,邓国顺很兴奋,准备得也很充分,市场分析、投资回报、技术介绍、合作模式应有尽有。邓国顺大概讲了3个小时,长城公司也十分热情地问了几个问题而结束这次会谈。过了几天,长城明确给出答复,兴趣不大。邓国顺吃了**个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