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后创业故事中学到的宝贵经验

2015-03-20来源 : 互联网

当常人眼中的“80后”还代表着浮躁和幼稚时,这个词却悄悄地与**结了缘。“80后”们*特的人生经历和**模式也慢慢浮出水面,并为人们热切关注。今天,我们就把目光投向几个“80后”,看看他们有着怎样不同于其他群体的80后创业故事

80后创业故事一:我从来没有想过为别人打工

也许每一家知名的IT公司都会有不少像陈博这样的年轻人,他们从**大学毕业、成为技术高手、心怀梦想,厌倦了单纯的技术工作,希望摆脱为别人打工的日子,创立自己的事业。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陈博一样的行动力,这个来自南京的浙大毕业生,在UT斯达康工作了一年之后,2004年5月,与朋友共**立了杭州博求科技有限公司。

在新浪的游戏厂商介绍里,这样描述博求:中国**移动游戏软件提供商,高品质游戏的代名词。

本身就是计算机高手的陈博对游戏并不陌生,实际上,这位1981年出生的小伙子在3岁时就开始接触到了电视游戏,游戏机是亲戚从国外带回来的,陈博自己也忘记了那种古老的机型叫什么名字。“比魂斗罗、超级玛莉还要早,是很简单的单色消除类游戏。”

陈博是玩着游戏长大的,一直到成为公司的*席执行官后,他都要**时间搞到《战神2》,花14个小时通关,并把体会贴到自己的博客上。

游戏的魅力,就是这个产业的基础,这一点,陈博很小的时候就领教到了。

但是游戏产业是个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的领域,当时并没有资本和经验的陈博看准了其中相对薄弱的区域——手机游戏。

“2003年年底的时候,我和另一个同学策划要自己创业,想想都比较喜欢玩游戏,手机游戏又是新行业,前景应该不错,就决定做了。然后,我们就去找投资,一个企业家给了我们100万元,我们的公司就开始运作了。”陈博说,他们的商业计划书曾经改了几十稿,找过的投资商不下100,一边找投资,一边完善自我。“跟别人谈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就修改。等我们找到那个肯投资的企业家的时候,计划书已经改了几十遍了。”

“我和搭档是浙大同学,我们的技术在学校的时候都算****的,并且拿过很多比赛的**。按照我们的实力,去微软啊、谷歌之类的大公司是没有问题的。”

当时,中国的手机游戏制作还相当粗糙,甚至很多游戏都是直接抄袭国外的产品,换了一层皮而已。手机游戏发展的瓶颈在哪呢?终端?品牌?资费?网络速度?运营商?国家政策?资金?“都不是,用户的体验才是**位的。”

陈博相信,只要用户觉得好玩,那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游戏本身有吸引力,那么用户不会怕资费高,会去换手机,会去花时间、花*。

“在全国那么多手机游戏生产企业当中,我们的技术是****的。”他说。

他说:“好的游戏策划必须具有高智商、丰富的文化背景、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天赋!作为游戏程序员,我也要说,这不同于普通的程序员,你必须更具**力和学习能力。作为游戏美工,我要说中国很缺**的游戏美术大师。普通的美工已经沦为一项体力活,但我们仍然希望能够看到可以开创游戏风格的**大师。”

80后创业故事二:机会稍纵即逝

李晋吉,生于1980年,北京无限新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旗下拥有中国手机网站**品牌以及国内最大的无线虚拟社区——3G泡泡。

在无线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圈里有个故事,说百度的李彦宏也曾考虑进军无线互联网,可一问身边的人,个个都说没有兴趣,李彦宏只得作罢。这多少说明了一个现状,对于无线互联网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人们看得并不清楚。创业之初,李晋吉也处于这种“混沌”状态,“但我知道一定要抓住无线互联网的机会。 ”机会稍纵即逝,他很早就懂得这点。

2004年8月,李晋吉*立投资的“无限新空”成立了。刚开始创业时,李晋吉租了一套商住两用的房子作办公室,兜里有近百万的创业资金,身边有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李晋吉却不知道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没有可借鉴的案例,李晋吉和伙伴开始了探索。半年中,他们运作了12个项目。两个月后,李晋吉发现虚拟社区的人数增长得很快速。就是它了!

正是这种“用户至上”的理念让3G泡泡在短期内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高的手机虚拟社区。一时间,国内排名前十的风险投资商纷纷找上门来。对李晋吉而言,这是一个单向选择,“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

2005年11月,在经过3个月的考察和谈判后,联创策源和华登国际注资3000万元人民币进入无限新空。有了风险投资,李晋吉开始着手改革,他要将无限新空发展为一家架构明晰、分工合作的公司。比如财务管理,以前财务工作大多由李晋吉亲自上阵,如今,公司有了专业人员管理财务。

在李晋吉的规划中,团队建设是*要大事,“投资人看我,而我要建立一个执行力高过想象力的团队,因为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idea已经不能成为你和其他对手竞争的优势了。”现在,李晋吉说自己在公司的角色更像是建议者,“如果有朝一日连拍板这件事都不用我做,就说明我的公司已经 perfect了。”作为创业者,李晋吉有激情、够大胆,而作为管理者,他又有超越年龄的理性与冷静,他的80后创业故事给想创业的80后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借鉴。

80后创业故事三:只有勤奋,才能收获。

“创业甜酸苦辣都要尝,但只要你能把握机遇,努力争取,一定能成功。”广州新速度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山说。

“我一跨进大学门槛,就开始了兼职生涯。”2004年毕业于中大管理学专业的谢汝山出生在贫穷的家庭,靠贷款上了大学,还做了很多兼职,例如卖报、家教、派单等。这些工作让他交了很多朋友,有做销售、保险和做生意的,也有当公务员的。

一次,谢汝山在家教中心派宣传单,介绍一位女生去家教公司报名,老板给了他80元。他非常意外:平时一天派宣传单不到20元,做家教才15—20元,带一个学生就有80元提成……于是他决定专攻推销教育产品。

他去了10家教育机构应聘推广员。无论日晒雨淋、刮风下雨,照样坚持,有时候摆摊还被城管赶。伙伴们坚持不下去了,最后剩下他一人。

半个月后的一次推广产生了效果,很多学员跑过来报名。很快,谢汝山在各高校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并将方法告诉他们。通过共同的努力,业绩不断上涨。年收入已经有10万元,大家都解决了学费问题。不过赚到10万元的代价是———谢汝山瘦了10斤。

“李嘉诚说,事业成功虽然有运气在其中,主要还是靠勤劳,勤劳苦干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有很多机会降临在你面前。”

谢汝山大四毕业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三四十万元。之后一年创下了一百万元的积累,现在公司服务网点遍布广东省各地,业务还做到了香港。

80后的创业故事中充满了激情和梦想,但是更多的是现实的问题。人因有梦想而伟大,我想这些80后创业故事的主人公们也会因梦想的力量克服种种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