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故事

2015-03-24来源 : 互联网

这是记者无意中在苏鹊的博客中看到的日记,这段如诗歌一般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我。我跟苏鹊并不太熟,她只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是我 “创业群”的一个网友。朋友说,她现在开了一个设计工作室,走上了创业之路,正在艰辛地打拼,很不容易。

几天之后,我按朋友给的地址,来到了苏鹊的工作室。她会给我一个精彩的创业故事吗?我想会。

走进她的工作室,我就感到有股年轻人的朝气。房间不是很大,但装饰得很漂亮。墙上有各种艺术设计作品,一个偌大的书架,摆放着书籍和一些可爱的饰品。几个年轻人,一边在电脑上做着设计工作,一边正谈笑风生。电脑里放出的是*流行歌曲……

“工作室是我和同学大熊合伙弄的,另外我们请了3个设计师。一共5个人的团队,很强啊。”苏鹊朗朗地说。

大熊名叫赵宇星,可能长着一副憨态可掬的娃娃脸,得了一个大熊的外号。他和小鹊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各自上了各自的大学,但所学的都是设计专业,所以经常交流。如今,志趣相同的他们*终走在了一起,打拼创业。

其实,在这之前我就一直有创业的冲动,也对大熊提起过。 “好啊,我们一起干,那**是珠联璧合,一定能打下江山。”我哈哈大笑。因为,我眼前浮现出了电话那端大熊的表情是何等的一本正经。

但说笑之后,我们竟然正式谈了起来。后来,约在肯德基,两杯可乐一碰,干杯!我们的工作室就诞生了。那天,是2009年5月5日。 “5”在网络时代的含义是 “哭”,但我们笑得比谁都开心。

我们为工作室起了个有诗意的名字——麦芒。真是巧合,后来有朋友告诉我,麦芒还是一个**诗人的名字。

当时,我们并未辞掉原来的工作,继续上班,以维持工作室的开销。业余时间,我们在网站上发设计作品兼广告,同时还找身边的朋友介绍业务,接了单就分工,各自在家里完成。用行话来说,我们当时是设计行业的游击队。

游击队开支低,接一个单,*了*就是纯利润。经过一段时间的 “游击战”,我们真的*了不少*。

大熊也说,好几次别人看过他的名片之后,发现上面没有办公地址,就不想跟我们谈业务了。他特沮丧。

我跟大熊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们现在必须租个写字楼做工作室,否则接不到大业务。

大熊摸了摸脑门,说,好吧,豁出去了。

因为他知道,如果租了写字楼,装修、买办公桌椅、房租、水电费,这些费用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压力,是福是祸还是未知数。

打了一个多月的 “游击战”,但*的*不够投资工作室,我和大熊只好又从家里拿了一笔*。当然,这要感谢父母的支持。

工作室设在株洲*繁华的地段——中心广场家润多写字楼。走出**步,就会有第二步。当我们有了工作室后,发现不能兼职做了,否则工作室成天关门,成何体统?于是,我咬了咬牙,把杂志社的工作辞了。后来,大熊不甘落后,也辞了工作。

成了设计行业的**军后,我们的业务果真多了起来,仅仅是家润多大楼里找上门的客户就有不少。尽管长乐,但我们不知足。我对大熊说,做得好的公司都上市,我们暂时上不了市,应该上个网吧。

标签: 创业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