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前的种种设想及规划,在大多数人看来必不可少,但李儒雄坚持认为,创业的机会不能等待论证。或许正因常常抱持类似的“第二种思维方式”,从武汉东湖高新区到北京中关村,从金山的产品**到连邦的连锁经营,从开专卖店到全国软件分销,他尽管每一步都面临机遇和风险,但每一步都走得精彩。
创业之前的种种设想及规划,在大多数人看来必不可少,但李儒雄坚持以为,创业的机会不能等待论证。或许正因经常抱持类似的“第二种思维方式”,从武汉东湖高新区到北京中关村,从金山的产品**到连邦的连锁经营,从开专卖店到全国软件分销,他尽管每一步都面临机遇和风险,但每一步都走得出色。
2003年,李儒雄受邀回汉,把湖北连邦创新软件有限公司交给夫人打理,自己又回到了事业起步的地方——东湖高***开发区。
1。初涉IT跟雷军合开了个“短命”公司
(见习记者刘飞超)1986年9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已并入武汉大学)30周年校庆,国内外的校友纷纷赶回。时任校学生会主席的大二学生李儒雄,忙着指挥两三个“手下”,给校友们照相。**卷曝光不足,赔了。*后一共照了11卷,*了200多块*。
向学生会象征**了一点*理费,请帮忙的朋友吃了顿饭,还剩150元,李儒雄和另外一个同学分了。这是李儒雄的**笔生意,他用*的*买了一件休闲西服。命运似乎从那时起就已注定,他不可能埋头做一辈子技术。
航测专业出身的李儒雄,接触IT纯属机缘。
1989年大学毕业后,李儒雄进入洪山长江生态研究院。这份工作与航测专业毫无关联。在那个时期,他结识了雷军和王全国。
王全国事高李儒雄两届的校友,毕业后留校任教,是洪山电子一条街上的技术**。雷军则是现在的金山公司总裁。三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但都没有资金投入。**张单子是雷军父亲单位订购的一套系统,公司*到一笔*,算是启动资金。
这个名叫三色的公司,业务是模仿求伯君的金山汉卡,李儒雄负责市场。公司一次做70块,小卡卖800元,大卡1300元。但由于没有加密,没过多久,程序被人盗用,而且量比他们大,一次做500块,一块卖200元。
半年后,因雷军和王全国另外有事情,三色公司宣告散伙。雷军和王全国分到一台286电脑和一台打印机,李儒雄和另一个同事分到一台386和一台更低档次的电脑。李儒雄去了东湖开发区成果**公司。
2。加盟金山“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1992年夏天,李儒雄接到雷军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我们香港金山公司要在北京成立开发部。过几天,我陪求伯君到武汉,你到机场接我。”雷军是想把李儒雄和王全国都带到金山去。
李儒雄坐公交车去接机。首先看到的是求伯君,求当时很瘦,但风度翩翩。雷军穿着刚买的西服,也很神气。当时,雷军去金山软件工作不过半年时间。“几天不见,就要刮目相看了”,李儒雄顿觉“还是至公司好”。
求伯君问:“武汉*好的酒店是什么酒店?”李儒雄答:“长江大酒店。”求伯君说:“我们就住长江大酒店。”这番心胸,更增加了李儒雄对金山的向往。
当晚,雷军和李儒雄面谈,求伯君和王全国谈。雷军对李儒雄说:“工资比较高,是1200元。”李儒雄当时的工资奖金加起来也就320元,而真正感动他的是雷军的另一句话,“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你在金山会有股份”。
“那时还不是非常了解求伯君,但知道他是国内IT界的精英。”李雄儒的言语间,难掩当年对求伯君的崇拜之情。
那年9月,李儒雄如约前往北京,加入金山北京开发部。
3。看重股份烧烤店里“谋划”连邦
1993年冬,北京西直门外一家烧烤店,在用友软件做技术工作的苏启强与雷军、李儒雄把盏言欢。席间,苏说起想做软件连锁店的事。
回来后,李儒雄感觉这是一个好商机,马上打电话给苏启强,表示愿意参与。后者立即表示欢迎,并表示可以给他股份—这正是李儒雄非常看重的,而金山一年前承诺的股份一直没有兑现(金山方面的解释是,北京开发部没有开发出新产品,没能为公司*到*)。
苏启强答应得很爽快,但李儒雄坚持分两步走:“我先回武汉,筹建武汉连邦,我投资一部分,你们控股;然后再谈在连邦的股份”。他觉得,自己和苏启强以前的交往仅限于打桥牌,苏不可能真正了解他的实力,他想用事实证实,自己应该拿到连邦的股份。
此时,李儒雄对连邦软件连锁的远景布满信心。由于他*了解的两个公司,金山和用友都靠软件*到了*。“金山汉卡1993年卖了8000多万元,用友也卖得很火。软件挣*,做软件销售也一定有前途。而做销售正能发挥我的优点”。
武汉连邦总投资30万元,连邦总部投了20万元,李儒雄个人投了10万元,“这是我多年的积累,还找我爸要了点儿*”。
1994年,武汉电子一条街还不时兴大广告牌,李儒雄一上来就花3万元盘了一个120平方米的广告牌。武汉连邦**年持平,第二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