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民河边拾疑似古代封泥

2015-04-05来源 : 互联网

阜阳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处处蕴含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一些文史爱好者总能在阜城旧城区发现“宝贝”。这不,网友“勤贻堂主”就有了新发现,他在颍淮**上与大家分享了“宝贝”发现经过和未解的字符。

作为文史爱好者,“勤贻堂主”平时在散步时,对脚边的陶瓷碎片也分外留意。一次,他在西城墙一带漫步行走,出于兴趣,他不时蹲下身子,捡拾起被雨水冲刷出的历史碎片。当走到大观塘西岸时,他发现路边有不少翻动过的泥土,在雨水冲刷后的地面上,一片片碎瓷片闪耀着晶莹光芒。捡起来用手擦一擦,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便呈现在了眼前,唐、宋、明、清的都有。

爱人在一旁嘟囔:“一个大男人,净捡一些没用的破烂,又不管吃,不管喝的。”他说:“这你就不懂了,唐、宋、明、清的都有,为什么没有元代的呢?说明元代统*的时间短,且元代阜阳受战乱影响,人口少。这些都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状,都是文物,是‘宝贝’。”

忽然间,在灰色的泥土中,他看到一个手指头般大小的红褐色“泥疙瘩”,捡起后发现上面有字。爱人问他是什么?当时他也不知道,只是觉得“泥疙瘩”上有字肯定有内涵

回到家里,“勤贻堂主”除去“泥疙瘩”上的泥土,发现上面印有两个字,研究了半天也没认出来是什么。他上网一查,才知道这个“泥疙瘩”,可能是古代竹简上为了保密用的封泥。

所谓封泥,是古代用胶质粘土封缄于竹木简牍文书和进贡物品的包装之上,然后在封缄的粘土上盖上**的遗存。简单说来,就是古代**作为封缄时在泥团上形成的印记,类似今天的铅封和封条。秦汉时,人们常把机密简牍用绳捆扎,在绳结处封盖上有**的胶泥块以防泄密,这个胶泥块就是“封泥”。

隋唐以后,纸张的盛行,替代了简牍,印色取代了泥,封泥丧失了它的社会功能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勤贻堂主”说:“原来小小泥疙瘩上有这么大的学问,看样子我是真的拾起了阜阳的‘宝贝疙瘩’。”

在这枚疑似封泥上,有块受挤压产生的凹陷,凹陷呈正方形,中有一个或二个字符,“勤贻堂主”怎么也辨认不出是什么字。“请有学问的先生认认是什么字。”“勤贻堂主”在帖子中求**指教。

为释读出封泥上字符的含义,颍州晚报记者请教了阜城两位文博研究者,他们均未释读出来。文博研究者表示,该封泥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中可能蕴藏着珍贵的史料.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