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徽商精神二之诚信:徽商经营之道的精髓

2015-04-06来源 : 互联网

徽商精神二之诚信:徽商经营之道的精髓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是一种伦理原则,数千年来一直不断被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则人任焉。”

古谚云:“无商不奸。”而徽商恪守信义,诚实经营,徽商许宪由此总结道:“唯诚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徽商经营的信条和准则: “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可以说是其在各地立业的精神之所在。徽商吴南坡在买卖时,遵循“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饰价为欺”的诚实经商之道,长期践行,始终如一,得到四方盛赞,众口相传,以至于客户每入市,只要看到是吴南坡的商号,便只管去购货,买了便走,不问所购之物,是否好坏,也不论是否多或少。达到如此境界,可想其诚信程度。

清代道光年间,黟县商人舒遵刚说:“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他还说:“*,泉也,如流泉然。有源斯有流。今之以狡诈生财者,自塞其源也。今之吝惜而不肯用财者,与夫**而滥用财者,皆自竭其流也。”义,当然包括诚信。在舒遵刚看来,义其实就是利之源。*财总有其来源,狡诈生财,就自己塞住其来源,是“自竭其流”。

徽商崇尚信义,诚信服人,不惑于眼前小利,反映了他们在商业上的远见。明代徽商汪通保在上海开典铺,生意越做越大,但他并未忘记“诚信”二字, 不准子弟欺行霸市;贷人银*,不准短少;收人利*,不计较零头.也不要按日计算以多收利息。这种经商作风,自然深深赢得广大顾客的信任。

诚信本身就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徽商中的一些大贾,就是凭信誉起家的。清代后期崛起的制墨商号胡开文便是如此。据载,胡开文的第二代传人胡余德曾造出一种墨,在水中可久浸不散。一次一位顾客慕名前来购买此墨,返回途中墨袋不慎掉入河中,捞起后发现此墨已开始溶化了。顾客去见胡余德,经调查,发现该批墨锭在生产中未按规定去做,胡余德一面道歉,一面以一袋“苍佩室”名墨相赠。同时告诫所属各店各坊,立即停售此墨,并高价收回已售出的墨锭予以销毁。

徽商也同样求利,但他们信奉的是:“职虽为利,非义不可取也。”很多徽商在义利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舍利取义。明休宁人汪平山经营粮食生意,某年闹饥荒粮价猛涨,而汪平山蓄有大批谷粟,如果按时价抛出,可多获利几倍,但汪平山不屑,他将所积之米“悉贷诸。贫,不责其息”,帮助众人渡过了难关。

当我们翻阅徽州族谱宗谱时,上述记载比比皆是。源自深山僻壤、“流寓四方”的徽商为何能在天南地北落地生根、站稳商埠,且长盛不衰?靠的就是“诚信仁义”。

标签: 徽商精神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