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牛经唱到底!!“扶贫的驻村干部来家里问要不要养牛。”听说**有各种优惠政策,不用愁资金、技术有人教,石**和丈夫觉得,“这么好的事,当然要做。”
村东就是石阳村的肉牛养殖小区了,8座标准化养牛大棚,不算大,但生活区、草料房、粪便处理区一应俱全。迈入牛棚,一股草料土腥味混合着牛粪味扑面而来。正中间的水泥道把100多平方米的牛棚一分两边,堆着厚厚一层已经发酵的草料。几头刚出生的小牛,拴在后侧的牛床,一听到有人进来就哞哞地叫起来。
养牛场是**投资230万元建的。为了让从来没养过牛的农户上手并有*投入,2012年,**和当地的西开牧业集团协商,企业提供担保,养牛户从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获得贷款。
在**协调下,西开牧业集团还要负责“三包”:包进牛、包技术、包销售。“我们从西开那里引进53头架子牛。育肥的时候,企业派技术员来指导,等牛长壮实了,西开公司派人过来收购,就按市场价走。”石**说,一年下来,他们不仅还清了贷款,建了新房,还有了信心继续把养牛事业做下去。
*关键的是,夫妻俩熟悉了养殖的运营流程,掌握了饲养技术。现在他们计划把规模扩大到150头牛。“我打算到时候把牛承包给其他村民,饲料和喂养由他们来管,我教技术、搞管理。等牛下了小崽,我再按市场价收购回来,这样就能长期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