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芳:夕阳产业的顶级富豪

2015-04-14来源 : 互联网

侯建芳的雏鹰农牧被人称为“养猪**股”,登陆资本市场后,侯氏家族**膨胀至40亿元,成为农业领域****之一。

侯建芳的雏鹰农牧被人称为“养猪**股”,登陆资本市场后,侯氏家族**膨胀至40亿元,成为农业领域****之一。

侯建芳以为,生猪养殖不但不是夕阳产业,而且还“看不到天花板”,相对极广阔的市场,雏鹰未来的发展空间可说是无穷大。

2014年,雏鹰生猪出栏将达到360万头,侯建芳把宝押在了生态猪上。

尽管已经20多年不事稼穑,侯建芳还是常用浓重的新郑口音说自己就是个农民。

2010年9月15日,他的雏鹰农牧登陆中小板,总市值超过70亿元人民币,被人冠以“中国养猪**股”的名号。侯建芳家族**达到40亿元,进入理财周报“3000中国家族**榜”。

与他接触过的人说,侯建芳非常低调,他从不谈论个人**,也不关心公司市值,很少在公众活动中露面,**任何媒体采访,甚至公司上市,他也没有告知与其熟识确当地官员。

他习惯早起,天天早上都会去跑步,即便出差在外也少有中断。他聊天的时候,不时会发出朗声大笑。

在其员工看来,侯建芳依然保

留的很多农民的品质。除了处事低调,他勤奋异常,吃苦刻苦,谨守诚信。同时也有人评价说,侯的骨子里有着倔强的企业家性格,做事果断,永远自信,精明苛刻,颇具野心。

他的公司位于河南新郑薛店镇,90%左右的业务为生猪养殖,包括种猪、仔猪和肉猪。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201.45万元,同比增长78.50%;实现净利润4210.60万元,同比增长347.78%。

侯建芳素色调的办公室内,除了办公桌椅、小沙发和橱窗之外,只有墙上挂着一块写着“诚信赢**”的匾额,和一幅雪山静水的风景画。

8月16日,在这间办公室里,理财周报记者专访了这位资本市场新贵。

从养鸡到养猪

“河南猪肉消费量大,养猪不愁销路。”侯建芳说,当时北方缺乏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只用考虑质量问题即可

在新郑当地,侯建芳开始被人所知是由于养鸡,以养鸡业为主的雏鹰禽业即是雏鹰农牧的前身。侯建芳自言“在全国还算有名”。

1988年,侯建芳用200块启动资金搞了个家庭作坊式的养鸡场,鸡苗购自郑州市种鸡场,6年后正式取名雏鹰种鸡场。尽管期间也遭遇过挫折,但鸡场的发展颇为迅速。2003年,他与家族成员共同出资组建河南雏鹰禽业发展有限公司。此间,其主营业务一直为种鸡养殖,养猪为辅。

2003年的“非典”给侯建芳很大触动,他觉得单纯养鸡风险过大,开始逐渐扩大养猪规模。

除了疫情,另一个让侯决定转型的原因是他对市场的判定。

“你很少看到河南人买只鸡回家吃,南方就有这个习惯。”侯建芳用隧道的河南话向记者分析,北方人,特别是河南人没吃鸡肉的习惯,更爱吃猪肉。北方的鸡肉消费量比南方小不少。在北方市场更大的还是养猪。

更重要的是,侯建芳以为2003年以后,跟南方相比,在河南养鸡已无本钱上风可言。

此前,作为粮食大省,饲料价格上河南的上风非常大。但2003年下半年之后,北方饲料价格上涨,相比于南方上风已经不大。“原来一斤饲料差到1毛钱,后来就只有五六分钱的上风了。”

“南方养一只鸡赚3块,我们只赚1块。”侯建芳以为利润下降,在北方养鸡已经不好做了。

而在此时,侯建芳判定,生猪养殖的市场远景更为广阔。“河南猪肉消费量大,养猪不愁销路。”他说,当时北方缺乏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只用考虑质量问题即可。

谨慎的侯建芳在决定大规模发展养猪之前,先给自己留好了后路。

2004年,侯建芳与双汇发展(000895)建立合作关系,此时其**批生猪养殖项目刚投产。双汇发展对猪肉的巨大需求量,让侯建芳更加放心地继续扩大生猪养殖的产能。

此后,雏鹰公司不断扩建生猪养殖项目,今年上半年,雏鹰农牧销售生猪37.69万头,实现营业收入已达4.2亿元,占主营收入比90%左右。

7年过去,固然已经被人看作“养猪股”,实在侯建芳也没放弃他赖以起家的种鸡养殖,其种鸡产量一直保持在80万套左右,只是随着养猪产能提高,种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在不断下降,到2011年上半年仅为10%左右。

在侯建芳的计划中,种鸡将保持现有产能不变,今后雏鹰将主要扩张生猪产能。

抗过去就会活得更好

碰到大型疾病,除了等待行情转好,最关键的是不能卖种鸡(种猪),这样还有回旋的余地,否则必会后悔莫及

疫情对畜牧养殖行业来说,就像一把随时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侯建芳说自己很幸运,每次困境都扛过去了,并把握住了之后的好行情。

1995年,雏鹰种鸡场初建,一场忽然的瘟疫,让侯建芳的养鸡场遭到重创。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5000只种鸡死去大半,同时饲养的生猪也一并发病。

“这可以说是我一生之中碰到的最大挫折。”侯建芳说。

“当时行情也不好,养鸡场整体资产也没多大。养得差的,可能赔得血本无归。”侯由于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积累,固然也亏厉害,但终于还是挺了过去。

一年后,养鸡行业开始新一轮的周期,当年鸡蛋价格达到8.6元/公斤的历史高位,禽蛋年产量为1954.0万吨,相比上年增加近300万吨。

突如其来的好行情,让侯建芳迅速恢复元气。这一段过山车一般惊险刺激的经历,让他对防疫技术的意义有了极深刻的熟悉,开始加大对科研的投入。

多年之后,雏鹰农牧上市,募投3600余万元建设科研培训中心项目。到2010年底,雏鹰农牧技术和研发职员达到289人,占员工总数(不包括合作养殖农户)的45.1%。

2003年初,此时“非典”疫情席卷全国。

这样全国性的疫情,对很多养殖企业而言几乎是致命的,但侯建芳说:“抗不住就会死得很惨,但抗过去了会活得更好。”

那个时候,没有人买侯建芳的鸡蛋,自然也收不回一分钱。

“根本没有什么人买鸡蛋、鸡肉。”侯建芳道,那时候鸡价大跌,他们的货一点都发不出去。当时几乎所有的养殖企业都是如此。

“畜牧养殖不像产业企业,工厂可以拉闸断电,工人放假,可鸡不行啊,就像人一样,还得吃啊,你没有产品可卖,资金断了,而饲料还得继续买,那边工钱也没法儿发,很困难。”那段日子,侯建芳经常失眠,白入夜夜都在挖空心琢磨如何借到钱。

这期间,侯建芳做了3件事。

他首先决定将全部成品鸡屠宰,存入冷库,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而后,侯建芳以2.3万元的保底补贴说服合作养殖农户,果断对这些鸡进行强制换羽,以改变其激素周期,提高产卵率。

换羽期的鸡不能进食,农户怕有风险。但侯建芳很自信,他曾为此做过实验,16只鸡饿了18天,存活14只。

此外,由于发不出工钱,侯建芳担心有农户想离开。他承诺,假如亏损,公司提供2.3万元的保底利润。而当初雏鹰农牧与农户签订合同时,为提高农户积极性,曾明确规定,假如碰到非人为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农户亏损,公司将在年底结算时提供2万元的保底利润。

“出了事,农户亏了50万,公司补52万。”雏鹰农牧董秘吴易得介绍。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