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山岛 巢湖中的一颗明珠

2015-04-25来源 : 互联网

从中庙南眺巢湖,湖中有一个飞红流翠的小岛,它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700米。远望犹如一只*大的海龟,漂浮在白浪滔滔的湖面上,这便是享誉古今的皖中旅游胜地——姥山。位于姥山之巅,矗立着一座文峰塔,远远望去犹如一支高耸的笔尖伸向天空,颇为雄伟。登塔远眺,碧波巢湖尽收眼底。

姥山岛山绝水险景美

姥山岛位于巢湖市中庙街道,距离合肥约40多公里,离巢湖市区约50公里,交通便捷,一路上美景相伴。巢湖之美,就美在巢湖,而姥山岛是巢湖里的一道风景线。来巢湖旅游,总少不了去看巢湖,看巢湖则**要上姥山岛,畅游湖光山色,细观绿波帆影,领略一下“姥山文峰两相宜”的美丽动人风貌。

姥山岛是位于湖中,上岛的游客需要乘坐快艇或是大船。如果是晴空万里,姥山岛一侧清晰可见,周围碧波万顷望不到边;如果是雾天,坐小艇一点点靠近,才能逐渐揭开它的面纱。但是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只有走进它、触摸到它,才知道它多美。

姥山岛由结晶质凝灰岩、安山岩等组成,为巢湖水上天然避风港和水战停泊处。全岛苍松翠竹,花柳相映,果木成林,四季飘香。岛内山地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以黑松、毛竹、杉木、板栗林为主,山上物产富饶,盛产枇杷、石榴、柑橘、茶叶等。

姥山不仅山绝、水险,景致秀美,而且名胜古迹众多,令人流连忘返。游人在崎岖的山道上行走,若脚步稍重,可听见足下回声震响,这就是姥山特有的“空谷回音”。如果循着声音寻找,就可发现约大小20多处溶洞。大的可容百人,小的也可藏十多人,洞内怪石嶙峋,十分险妙。山巅有古塔、古塘、古船塘,还建有“望姑”、“虎上”、“望姥”三亭。姥山地险景秀,岛上有三山九峰,总面积1300余亩,*高处海拔104米。

文峰塔寄托淮军理想

来到姥山岛,不得不登文峰塔,它伫立于笔架山顶,是观赏巢湖风光的*佳处。当地有一个民谣说的是:“姥山宝塔尖一尖,庐州府里出状元。”

文峰塔系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庐州知府严汝倡建,甫成四层,因战乱而辍工。清光绪年间(公元1878年),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巢湖籍淮军将领们捐资,委江苏补用道、庐州人吴毓芬续建三层完工,工成,李鸿章题“文光射斗”四个大字,并作《姥山塔碑记》一文刻之于石。

文峰塔塔高七层,51米,133级,系条石青砖结构,层层飞檐走角,八角对着八方,角角装有铜铃,外观雄伟,结构精巧。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人入塔内,门梯交错,左拐右旋,乐趣无穷。每层塔壁四周或题词,或诗文,或砖雕佛像,刀工细腻、**。塔内藏有两广总督李瀚章题写的“举头近日”,台湾*任巡抚刘铭传题写的“中流一柱”等25幅匾额和802尊砖雕佛像。人立塔上,只觉风声呼啸,铜铃叮当,如立云端之上。

倚窗远望,烟波浩淼,渔帆点点,远山岚影,如梦如幻;近观脚下,姑、鞋二礁如在雾中,宛如一幅“一出桃源路,中流别有天”的画卷。塔刹上镶嵌有李鸿章全像。李鸿章发迹前,曾得益于恩师曾国藩的指点,集结淮军在湖上操练,并留下了一*气势磅礴的七言绝句:“巢湖好比砚中波,手把孤山当墨磨。姥山塔如羊毫笔,够写青天八行书。”

景点命名不失厚重感

姥山岛不仅风景优美,也有着悠久的传说和历史。就在上个月底,由巢湖市旅游局、巢湖市文联主办,以合肥报业集团五报一网为载体的巢湖姥山岛24处景点命名征集活动已经揭晓。除了一些景点的新名称脱颖而出外,仍然继续沿袭使用姥山岛、文峰塔、鞋山等一些景点的历史名称,这一方面是为了打响姥山岛的品牌,另一方面对涉及姥山岛的传说、历史给予充分尊重,让姥山岛不失历史厚重感。

就姥山来说,就有一段感人肺腑的传说。姥山被称作为母山,与姥山岛相伴,还有两座礁岛,在碧波之间若隐若现,称作鞋山,在巢湖中心,与姥山遥遥相望的还有一座姑山。传说“陷巢州、涨庐州”时期,焦姥的女儿与焦姥一道通知乡邻,女儿先焦姥一步奔走,跑丢了一双鞋子,终又被洪水吞没。后来,鞋子化作一对鞋山,女儿化作姑山,焦姥*终化作姥山。母女相望遥遥无期,万顷波涛诉说着断肠般的母女亲情。

姥山岛东北部羊角山的两侧是巢湖水上航运的天然避风港,它的形成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被当地人称作南船塘。历经千**的风雨沧桑,南船塘至今仍巍然无损。南船塘*初是依天然地形而设,元末,起义军俞通海和廖永安率水师在岛上屯兵扎寨时,用无数*石垒成了一条长而宽的石围堰,将原来开放的港湾改造成一个半封闭的避风港,极大地增强了船塘的容量和抗风浪能力。历经五百多年的风浪侵袭,如今这些遗迹依然可见,成为姥山岛重要的历史遗迹。

来到了姥山岛不能不尝尝这儿的特色湖鲜,当然也不能遗忘岛上的渔村。位于姥山岛东南侧是一个已有几**历史、被绿树丛荫环绕着的小渔村,素有“岛上桃花源”之称。

据说汉魏时期,渔村有许多专为商贾服务的客栈、茶楼酒肆,到了夜晚,也会有歌吹袖舞的时刻。自元明起,姥山岛褪却浮华,回归渔樵。岛上居住着世代的渔民,他们一边在渔汛期下湖捕鱼,一边在山上经营着茶园、竹园、果园和菜园。他们的生活淳朴自然,摇舟、撒网、织网、种植、采摘,年复一年世代相传。明人有“是村跬步以外皆是水,非筏不通。居人淳朴,外户可以不闭。是何以必文津武陵,若使春水一棹经过,桑麻楚楚,四面桃花,水天一色,正不辨山之为姥也”的描述,“湖上桃花源”的美誉由此而得名。渔村现在居住了一百多户,三百多居民,主要从事捕捞业以及旅游业,渔村开了几十处渔家菜馆,自捕自烧的湖鲜美味是这里的特色。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