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都金盆洗手退休了,作为投资**,他是和巴菲特并驾齐驱的人物,但我更喜欢他的另一面,作为哲学家或者思想家的索罗斯。索罗斯说:不想成为哲学家的投资家不是一个好教主。
他以一己之力,把英镑、卢布和东南亚金融弄得腥风血雨,被人视为阴险莫测的邪教教主。但一转身,他又出现在英美大报的评论版,指点欧元和美国经济的未来,成了苦口婆心、忧国忧洲的理想家。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行为在他的个人哲学和观念中却**自洽。一言以蔽之,在**世界,就得遵循资本和投机的逻辑;在****和社会领域,就得用理念来改变现实,用理想来感召庸众。在两个不同的领域把各自的原则贯穿**,全世界几无二人。
索罗斯多次强调,他的人生理想是哲学家,而非投资家。但是他的哲学理念,在学术界看来太浅,在投资界看来又隔靴搔痒。这也说明,再成功的强人,也只能靠权和*来左右旁人,改变人的思想,那是他们力所不逮的。
就投资而言,在某种程度上,理论甚至是有害的。有太多的经济学家和金融高材生,在市场的残酷博弈中出局,或者因为预测失败而成为笑柄,而索罗斯开口,金融高手们一般会驻足倾听,因为他的哲学是有投资业绩做背书的。过去二三十年的金融惊涛骇浪中,他是罕见的幸存者。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让无数高手惨遭淘汰,而索罗斯是少数从中获利者。
索罗斯的哲学,不光来自书本和抽象思考,也来自成长背景和直觉。他经常提到自己成长年代的两个侧面,一是从纳粹统*下逃生的惊心动魄的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哲学家卡尔·波普证伪理论的醍醐灌顶。在80岁高龄时,索罗斯把自己的哲学理念做了一个总结,将自己在布达佩斯中欧大学的一系列讲座集结成书,即为《超越金融》。
在谈到金融市场时,索罗斯开宗明义地提出,他的理论,和经济学界主流的有效市场假说直接冲突。索罗斯认为,市场价格不光反映了基本面,更会影响基本面。这和***主义的通俗理解“我们不光要认识世界,更要改造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