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是国人的基本特点,每每看到别人一些项目做得不错,随后会出现无数山寨版.而如今互联网时代也是如此。新浪微博是中文版的twitter,而人人就是中国的facebook,但他们成功了,甚至以阿里为*的,成功到超越人们的期望。有人说,**批的人往往能吃肉,第二个人能喝汤,第三人还能分到一小杯水,第四五个连骨头都捡不到了。那么传统行业是否又该像互联网转型呢?
一、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瓶颈
谈到传统企业对待互联网的态度,大部分人都是在观望、试水。**公众号和网络营销对传统企业的冲击是**性的。事情要追溯到03年,电子产品的普及,大批的互联网企业在国民中的地位逐步加强,互联网越来越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到了06年开始,电商的进一步发展,躺着也**在**批互联网从业者圈子里是常事。传统企业看到了互联网的商机,纷纷开始试水,他们所说的转型,但更多的还是观望。
到了如今,**公众号+官网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标配。很多固执的企业管理人不惜重金都要搞**服务号和官网,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却事与愿违。
试水互联网的传统企业的瓶颈远远不止于此。据我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小型企业,或者中小型企业的互联网部门都是一人或者三两人负责。
这些游离于传统企业与互联网接轨的互联网从业人员,一般来说叫“网络**专员”,而实际上以在公司打杂的居多。一会儿帮帮修电脑,一会儿帮帮公司其他人做业务,一会儿又在网站、**上发发文章,再者就是**下网站,而所谓的**网站也就是发发外链、上**发发帖,这就是如今所谓的网络**专员的职责。而往往当一个试水互联网的传统企业看到,自已的互联网这块并不是理想中好,于是顺理成章的觉得网络**专员不行。对于一些试水互联网的传统企业来说,要想发展互联网业务,保守的思想注定是三心二意失败的。
二、传统企业管理者和浮躁的互联网从业者
上面提到,传统企业的瓶颈是传统企业管理人的不重视。这里说到,传统企业管理者的误解,我们往往看到,当你入职一家传统企业开展互联网业务的时候,却被一层层压着,**找不到出路,而压着你的那个人就是对互联网一知半解的高层管理。说他们懂,貌似做起来也不行;说他们不懂嘛,又能时不时说点观点让人觉得还有点意思。而*无奈的是,大部分在传统企业负责互联网的从业者,往往都是空有一身才华,却要听从一个一知半解的人的指导,力不从心是很多在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的人的写照。
如今互联网行业,水实在很深。以前有篇文章就提到《如何看待网络培训大师》。一些没多少了解的人,只会发发文章、发发外链的人,如果让这些人进入传统企业去开展互联网业务,怎么可能开展得起来。互联网行业的人门很低,但要学到基础,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
所以,浮躁的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真的该想想,是否一定要涉水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转型究竟是时代的变迁,还是人心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