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那么创业是否也要趁早?当你站在二十几岁的尾巴上,当身边又一位朋友宣布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始创业了。你是否心里的那颗创业的心亦开始蠢蠢欲动? 那么这个年纪是继续打工还是创业?如果你很犹豫,希望下面给你点思路。
一、“29岁现象”
倦怠和迷惘,成为“29岁现象”里的男人们的普遍心理。作为职业人,他们被企业按照职业、职位的标准来要求,也得到了相应的作为企业人的报酬。但作为一个社会人,这些报酬并不能**他们的未来。员工在企业的任职结束,也意味着这次交易的结束。从此,企业就**对这个员工的未来负责了。但是员工却不能就此停止努力,他需要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或者创业机会,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但是不是一遇到瓶颈时期就得逃离职场,选择去创业呢?是不是选择创业就能让前途一片光明呢?不管做什么,盲目地去做,不加分析地去做,结果必定是失败居多。
二十几岁的男人,一定得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脚踏实地工作,积累经验,做到能够自食其力,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了解自身能力、经验和擅长,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找准自己的位置;有稳定的收入,有较为确定的预期。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地了解,然后才能确定,到底是通过继续做职业人还是通过自己创业来走出这个瓶颈时期。
二、创业与打工,哪个风险更大?
许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当然是创业的风险更大啦。其实,创业与打工都有一定的风险。很多说创业风险大的人,他实际仅仅是从**这个原始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并没有从整个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划来分析。因为人生心理的快乐程度不能忽视,创业的人,是痛并快乐的,而打工的人则是快乐并痛着。
打工好还是创业好?从某种程度上说,打工是在燃烧青春,当生病、年老不能工作时,收入会减少,生活就会没**。创业不同,它是在建管道,为的是让收入如自来水管道中的水一样,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源源不断的流进来,并且惠及子孙后代,初期是辛苦的,后面是甜美。
创业和打工只是两种生存状态,如果要说风险谁高谁低,那么就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看待了。二十几岁的男人,千万不能创业者就是强人,打工者就是安逸之人,而贸然地辞掉工作去创业。看看你自身的情况吧。如果你打工会经常挑槽,也许你更适合创业;如果你可以稳坐钓鱼台不挪地方,你也许更适合打工。总之,创业和打工,风险共存,而风险因人而异。
三、创业就要做行业的创新者
萨缪尔·科恩,21岁;杰里米·克劳斯,23岁;托马斯·希尔顿,22岁。美国杰里米冰淇凌公司的创始人,生产口味*特的超级冰淇凌。1997年6月创立,1998年销售额100万美元。
克劳斯是天生的做生意者,他说:“我从小就讨厌从事一个普通的职业,因此一直没有工作。而我说过,其实我能做任何工作——甚至做冰淇凌。”于是,这位宾夕法尼亚大学********舍里做起了冰淇凌。不久,同校的两个伙伴科恩和希尔顿也加入了。
于是,克劳斯卖掉大部分债券自己投资,并拿出他高中时挨家********器时挣的6万美元,和他们合伙开了这家公司。经过市场调查,克劳斯发现,冰淇凌的口味已经20年没有变化,他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为他们创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他采纳了啤酒商萨缪尔·亚当斯的建议,使用啤酒酿造技术制作口味奇特的冰淇凌,他与当地的乳酪厂联系,由他们提供特制的奶酪。
由于口味的创新,使这家小型的冰淇凌公司很快吸引到了风险投资。结果新产品-上市就供不应求。它的风味很快就成为一种饮食时尚,风行欧美及世界各地。
克劳斯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我们年轻人应该是一个行业中的创新者,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制造者。因为年轻的本质特征就是新异和充满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