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有哪些寿诞习俗?徽州有哪些婚嫁习俗?

2015-05-12来源 : 互联网

徽州有哪些寿诞习俗?徽州有哪些婚嫁习俗?寿诞习俗是徽州人祈求多福多寿和避凶化吉美好希望的一项庆祝活动,习惯上称“做诞辰”或“做寿”。一般以50岁为界,50岁以前称“做诞辰”,50岁以后称“做寿”。一般做九不做十,嫌十太满招损。徽州又有哪些婚嫁习俗呢?在婚姻上大做*财文章,什么见面礼、允媒礼、追允礼、结婚礼、上、下轿礼;还有每逢过年过节的四色礼等。

10岁、20岁称“整诞辰”,要大宴亲朋,其它小诞辰称之为“长尾巴”,一般比较简单。歙俗 10岁诞辰,由外公外婆或舅父舅母送米锞和衬衫鞋帽以示庆贺;20岁诞辰,由岳母家赠予新鞋两双。

三十而立,30岁诞辰开始自理,宴宾宴客,以示荣耀。 40岁诞辰一般不做,由于徽语“四”与“死”音同,不吉祥。50岁诞辰,事业已成,子女婚嫁,于是儿女为父母庆寿,亲友贺寿,此乃“福寿荣华”,家业兴盛之际,故俗称50岁诞辰为“荣庆”。活满一个花甲,乃大喜之事,故60岁为。

两老同寿为“双寿”。祝寿以女婿为主,儿子儿媳陪衬。女婿要送六包寿礼,即一双寿鞋、一包枣栗、一对寿烛、一副对联,加上四斤猪肉和四斤寿面。亲朋除不送寿鞋和寿烛外,其余相同。祝寿之日,寿堂正中挂金色“寿”字,两边挂寿幛,座椅披红帷。

早晨吃鸡蛋茶、长寿面。下午拜寿,寿星身着吉服上座,先由宗子夫妻奉觞上寿,寿星离座走到堂前,向外敬天,向内敬地,然后回座。家人按长幼顺序。先男后女成双成对,跪拜上寿。亲朋三鞠躬。晚上开桌吃寿酒,寿星本人不在正堂入席,找几个年岁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堂另开一席。有*人家还请戏班来唱戏祝寿。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70岁已是大喜大福之事,祝寿活动又更盛大,有的还合族同庆。

解放后,《婚姻法》颁布,实行一夫一妻制,自由恋爱结婚。旧时习俗大为减少,办理婚事一般比较节约。 1980年后,结婚大操大办,浪费严重,虽经宣传教育,但收效甚微。在婚姻上大做*财文章,什么见面礼、允媒礼、追允礼、结婚礼、上、下轿礼;还有每逢过年过节的四色礼等。加上盖新房、制家具、请宾客、摆阔气,媳妇进门,少则数千元,多则超万元。特别是农村为娶儿媳妇,使经济负担过重,给生活带来困难。

旧时境内还有一些特殊婚姻形式。指腹婚:由于双方家长情深谊长,双方内眷同年怀孕,分娩前即许下诺言,若两家都生男孩或女孩,则结为“干亲”,孩子们以“干兄弟”“干***相称;若一家生女一家生男则结为姻亲,也叫“娃娃亲”。童养媳:俗称“童儿媳妇”,多因家境贫寒女方养活不了,说与家境较好的人家;或幼小时就收养下来的少女,成年后为儿媳。完婚仪式简单,选个好日子,一大早放炮磕头结婚,俗有“半夜放炮小磕头”之说,一般不招待客人。童养媳身受旧礼教折磨欺凌,地位低下,县内城乡譬喻有人受气说:“像个受气童儿媳妇。”招亲:有女无儿之家,为了传宗接代,养老送终,便招********配,俗称“倒站门女婿”。解放后**为破除封建婚姻礼教,提倡男嫁女家。

换亲:是婚姻中的一种陋习。双方男子因家境贫困或残疾难以娶妻,相互交换其***妻,实际上是一种对等交换的议婚形式,俗称:“两换亲”或“亲换亲”。纳妾:旧时贫困人家为生活所迫,将儿女卖给富家为婢,成人后为富家看中被纳为妾。也有富家原配无子,娶婢为妻,名曰“二房”,解放后被取缔。

解放后,虽然日的婚姻礼教逐步淘汰,但新的陋习时有滋生。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