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与和中国的饮食禁忌

2015-11-03来源 : 互联网

前段时间《舌尖上的中国2》纪录片风靡全国,如今《舌尖上的中国3》也在筹备中,据说这套节目甚至带旺了淘宝的销售,如传统食品、食材、零食甚至传统烹具等。需要注意的是,大家不仅需要了解这部纪录片说了些什么,还要知道它没有说什么,而其中*明显缺乏的就是中国的饮食禁忌。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禁忌*少的国家之一,饮食禁忌其实主要是指一个社会群体自觉地避免食用特定动物或植物的现象,饮食禁忌**民族性和历史性,不存在全***用的饮食禁忌。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不吃什么也许比吃什么更能体现其饮食文化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估计反而是一个饮食文化较少特色的国家,这也是中餐在全世界各地变化适应和落地生根的原因所在。

其实很多饮食禁忌并不是由文本记载,也不是供人们遵守的律法,它是随着社会习俗的传承而流传至今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饮食禁忌在特定地区所具有的约束力并不亚于法律。对饮食禁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卫生学或病源学的解释。人类文化中存在着对饮食的选择、偏爱、避免或禁止,往往有潜在的"合理"原因,形成拒食某些难以消化或具有毒性的食物的传统。

另一种对饮食禁忌的解释是文化性的,通常是与古老的禁忌观念有关的。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指出,"如果把污秽观念中的病源学和卫生学因素去掉,我们就会得到关于污秽的古老定义,即污秽就是位置不当的东西。"

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历史文化视角,它让我们看到"一系列有秩序的关系以及对此秩序的违背".被排序所抛弃的那些因素,其"肮脏"和"不洁"并不在于事物本身,而是相对的,由排序的过程和系统所决定。例如,"鞋子本身不是肮脏的,然而把它放到餐桌上就是肮脏的;食物本身不是污秽的,但若把食物溅到衣服上就是污秽的。"中国人的**宴席不上狗肉、猫肉,是否与这些食品是"位置不当的东西"而成为"污秽之物"有关呢?

其实人类对食物的选择是一种依循本能的行为。据相关研究表明,两岁以下的幼儿会将眼前物品放入口中食用,包括石头、昆虫和鸟兽的粪便(好歹是"自然"的)。成人对食物的选择、判断力以及厌恶感更加成熟。这是经由后天在好的环境中学习到的。如今,各种有害的"非自然"食物泛滥成灾,人们一方面对它们怀有本能的恐惧,一方面却又因为司空见惯而变得麻木不仁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