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西部三兴地区茶史考略

2016-09-26来源 : 互联网

太湖地区的三兴,现在听起来很生僻,但在历史上,至少在元朝,一度曾作为三吴的吉兆被人们信奉过。如元末张士诚占领太湖流域以后,在南浔镇筑城,从阴阳迷信之说,就特地劝三兴之土为城奠基①。不过,本文所指的三兴,主要是指太湖西部江苏的宜兴和浙江的长兴、吴兴三市、县。

这三县,特别是长兴、宜兴,是丘陵和山地较多的地区。据分析,近2000年来,太湖地区的气候的波动,除明清间有一个小冰期下降较多外,一般变化幅度不大,加上河湖水体调节,这一带在历史时期的气温,从总的说,还是比较适宜茶树生长的。特别是从南朝后期起,气温逐渐升高,以至到唐朝时形成了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暖期。这一点,反映到三兴地区茶叶生产上,也就出现了一个南朝时稍稍有名,至唐朝时称盛全国的局面。唐朝中期,在长兴和宜兴的接壤之处,置设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贡焙。如张文规在《湖州贡焙新茶》诗中吟: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723·茶史初探①乾露湖州府志》,卷十五,村镇。兴紫笋来。①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也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②之句。吴兴是湖州的古郡名,紫笋贡茶,产长兴;阳羡,是汉朝宜兴的古县名,唐时一度称为义兴县。这些史实,表明这一地区在我国古代茶业史上,还是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的。

那么,三兴,扩大些,整个江、浙和安徽一带,是什么时候开始饮茶和业茶的呢?这一点,古今都有不同的说法。如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罶煟谝黄闹性赋觯骸拔庵骼裣停?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③韩罶熣饫锼档摹拔庵骼?贤,就是指三国末帝孙皓初见韦曜时,曜酒量不大,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的故事④。至于晋臣爱客,是据《晋中兴书》吴兴太守陆纳,唯以茶果招待名将谢安的记载⑤写的。孙皓接位之前,被封为乌程侯,其封邑即包括今吴兴、长兴二县。上面所举史料,或发生在吴兴,或与吴兴有关。但是,稍后的杨华,则称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已后盛矣。⑥这也就是说,杨华对吴地包括三兴饮茶、种茶的起源,比上说的看法要迟一些,·823·茶史初探①②③④⑤⑥杨华;《膳夫经手录》,茶。

《晋中兴书》已佚,此记载据《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

陈寿:《三国志·韦曜传》。

韩罶煟弧段锷窆π徊璞怼罚度莆摹肪硭乃乃摹?见《全唐诗》卷三八八。

见《全唐诗》卷三六六。

他认为是起于晋和南朝初年。

唐朝以后,对三兴地区饮茶、艺茶的起始,各书或从三国西晋说,或引晋宋以降说,虽说法不一,但基本上是沿续唐朝不同的看法。至明朝后期,周高起在宜兴、长兴的一部地方性茶书--《洞山芥茶系》中,最先提出了相传古有汉王者,栖迟茗岭之阳,课童艺茶①的看法,把这一带种茶的历史,提前到了汉朝。随后,清人邵晋涵在《尔雅·正义》中更进一步提出:汉人有阳羡买茶之语,则西汉已尚茗饮②;把宜兴产茶和茶的贸易,更确定为西汉时便已有之。自此,在宜兴、长兴的一些县志和有关史籍中,对上述两条记载,相随碾转引录,把这一地区茶文化起源西汉和汉朝的传说,几乎变成了一种定论;以致笔者在前几年的许多论著中,也以讹传讹,以伪当真,犯了不少传谬播误的过错,如拙文《江苏茶叶历史资料综述》、《太湖地区茶生产的历史和传统》,甚至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中国茶叶史》中,也都一而再的复述了这些资料。直至最近,笔者在参与编写《太湖地区农业史》过程中,发现有误,才在《中国农史》上专门作了订正③。现在基本搞清,所谓汉王在茗岭课童艺茶的传说,是明代在茗岭建立茶神庙以后,俗误刘秀庙④,群众七传八绕,把茶神和东汉光武帝又联系了起来,经想象就附会出这样的说法。至于《尔雅··923·茶史初探①②③④同治《增修宜兴县旧志》,卷一,山。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正误三则》,《中国农史》1989年3期。

《尔雅·正义》,释木第十四,~--。周高起;《洞山OE舨柘怠罚司荨吨泄枰独纷柿涎〖芬?正义》中汉人有阳羡买茶之语的记载,则可能是完全由邵晋涵对王褒《僮约》武阳买茶的错断误释所产生的。《僮约》中的武阳,地指今四川彭山县。常州治位武进县,清初武进一析为武进、阳湖二县,二县县衙和常州府治共设一城,所以,其时常州城也有俗称为武阳的称法。武进不出茶,常州茶叶历来都产宜兴,宜兴西汉时古名阳羡;邵晋涵如果不是故意作假,那么,很可能就是这样错误地把武阳误改为阳羡的。

不过,我们说明清时流传的宜兴、长兴艺茶起始西汉和汉代的史料不可靠,也不肯定唐人提出的三国两晋或晋宋说就正确。上面不带反证的意思。相反,我们认为唐时把江南地区饮用茶叶的记载,作为这一地区有茶的最早起始,显然也总是落后于现实的。所以,在经过比较全面的查考以后,笔者还是同意顾炎武的看法: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①;茶从巴蜀较快地传播开来,主要是秦汉特别是汉代统一全国以后的事情。具体到三兴一带,据三国时孙皓以茶当酒的史实,我们现在仍然相当肯定,三兴甚至整个江南饮茶、植茶的起始,最迟也不会晚于东汉末年的看法。

三兴地区贡茶和贡焙的发端如前所说,唐朝宜兴、长兴,是以贡奉阳羡、紫笋而名甲天下的。那么,这一地区唐以前是否有贡茶,唐朝的贡焙具体又设置何时呢?关于这一问题,近时常见有人引用《中国茶·033·茶史初探①顾炎武:《日知录》,《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的这样二条资料:乌程温山县西北二十里,出御荈;长兴啄木岭县西北四十里,在金山后,每岁吴兴、s煶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陆羽云:青岘啄木岭茶与寿州同。①其实,上抄两条资料,过去都称其为南北朝宋山谦之所撰《吴兴记》的佚文,是不对的。如长兴啄木岭条的内容,就明显不是南北朝而是唐以后人所写的文字。如其双行小字中陆羽云的一段话,试问:刘宋时的山谦之,怎么能引录中唐时陆羽的文章呢?!或许有人说,小字夹注,可能也可以是后人作的注释,正文或许也还是山谦之写的。这也不对,每岁湖、常二州刺史采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这宴会、境会亭,也都是唐朝设贡焙以后的事情。对这条资料,过去不少论著中或作为南朝饮茶风习②,或作为湖、常两州设焙的时间,常常引来作为信据。笔者查考以后发现,把这条资料误作出谦之《吴兴记》的佚文辑出,可能是《辑吴兴地志》所犯的错误。因为在嘉泰《吴兴志》中,《辑吴兴地志》中所辑的其他《吴兴记》内容都可以查见,唯啄木岭这条,根本无此记载。表明这条资料不是在宋以前,而是在明以后才混作《吴兴记》的佚文的。至于第一条温山出御荈的记载,也有一些疑点。如有的志书记的,不·133·茶史初探①②王洪军:《唐代的茶叶生产》,载《齐鲁学刊》,1987年6期。

刘宋·山谦之:《吴兴起》,见《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第206页。

是称御荈,而是作御芹①。芹菜是水生蔬菜,不大可能成为山产珍品的。联系《桐君录》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②的记载;晋陵是常州的旧名,一般据此认为,芹当是误刻,南朝时三兴地区出御荈是有这种可能的。如果这一看法不错,那么,这一地区最初贡茶的记录,可上溯到南朝初年。

至于宜兴、长兴贡焙设置的时间和过程,虽然也有把后来贡茶院迁至顾渚吉祥寺的时间作为入贡起始的个别例子,但是,由于史实比较清楚,多数意见都根据宜兴《茶舍记》的刻石,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如嘉泰《吴兴志》即载,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云: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典是邦,僧有献佳茗者,会客书之。野人陆羽以为芳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③这里把宜兴、长兴贡茶的起始过程,讲得很清楚,具体的时间是在代宗接位不久李栖筠任常州刺史时。至于正式设焙,嘉泰《吴兴志》进一步指出,自李栖筠始进以后,征献漫广,宜兴县贡茶的负担愈来愈重,顾渚与宜兴接,唐代宗以其岁造数多,遂命长兴均贡,自大历五年,始分山折造。这也就是说,由只贡宜兴阳羡,到扩增进献长兴顾渚紫笋,正式在宜兴、长兴设立贡焙或贡茶院,是代宗大历五年的事情。据《吴兴统记》的记载,最初的贡茶院,是设在顾渚虎头岩·233·茶史初探①②③嘉泰《吴兴志》,食物故事,茶。

《桐君录》,原书佚,陶弘景在《证类本草》中引过。

嘉泰《吴兴志》,山志。

后的顾渚源头,共建草舍三十余间,自大历五年至正元十六年于此造茶。①至贞元十七年,刺史李词以院宇隘陋,造寺一所,移武康吉祥额置焉,以东廊三十间为贡茶院,这样才真正把贡焙移到了顾渚山下。所以,现在有的文章中,把顾渚贡焙的设置定为贞元间或贞元十七年的说法,是不对的。

关于陆羽隐居浙西或苕溪期间的史料述辨陆羽从上元初结庐苕溪,至兴元前后移居信州,在浙西隐居了20多年。如前所说,在这期间,他荐举阳羡茶入贡,结果在宜兴、长兴建立了贡焙,对两浙茶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他又闭关对书,广结名僧高士,撰写了《茶经》等几十种著作;这一阶段,也是他一生中最活跃和最有成就的阶段。因为这样,所以学术界对陆羽的这段历史,尤其重视。如近年茶叶界或根据各地的方志记载,或根据陆羽的有关诗文,对陆羽的行踪和系年②,发表了许多考述。这些文章,考释清楚了过去许多不甚清楚的问题,但在少数文章中,也程度不等地存在乱断、错释和误引等情况。为防止和减少以讹传讹,下面将笔者发现的几处错引错释的记述,再专门作一次考订:·333·茶史初探①②周靖民:《陆羽生平系年略》,1987年《陆羽研究集刊》。

《吴兴统记》,原书佚,此据《辑吴兴地志》引。

《陆文学自传》和《新唐书·陆羽传》,都称陆羽在上元初,更隐苕溪或结庐苕溪,但也有的史籍中,称陆羽是隐于浙西。苕溪发源于天目山,分东西二支,分别在湖州和余杭汇入太湖。浙西的范围更大。那么,陆羽隐居苕溪和浙西,其地到底是指哪里或作如何解释呢?说法很多,众说纷纾如钱时霖认为,苕溪即指湖州;因为《辞海》的释文称,苕溪:浙江吴兴县的别称,因境内有苕溪得名。①丁克行则根据有些诗句,进一步划定陆羽隐居湖州的情况是,至德初年正式流寓吴兴杼山的妙喜寺,一直到上元初仍隐居于此。此后,还隐居杼山附近的龙山;大历三年,又移居州治的苕溪草堂,大历八年,更迁居湖州青塘门外的青塘村②。如果说丁克行还只是作为商讨提出讨论的话,有的则把一些极不可靠的推测,名之为陆羽年表或陆羽生平系年等等,武断地肯定了下来。那么,对此究竟应怎么看呢?笔者认为,史籍所说陆羽隐居苕溪、隐居浙西或南越,只是一个概略的说法,并非专指某一固定的地点。事实上,陆羽这段所谓隐居,言隐不隐,经常与名僧高士,谭宴永日;居也不久居,不时周游名山大川,频频更址迁寓,他在苕溪和浙西的许多地方就都生活过。所以,把隐居苕溪,释作吴兴,即使泛指吴兴郡也是不对的。因为在上元至兴元移居信州的这段时间中,陆羽除吴兴或湖州的属乌程、长兴、武康各县外,在余杭和江苏的宜兴、丹阳、苏州等地,都曾有设寓和侨·433·茶史初探①②丁克行:《陆羽和湖州名茶》,载1987年《陆羽研究集刊》。

钱时霖:《从有关茶诗看陆羽行踪》,1984年《陆羽研究集刊》。居的线索。至于根据某些诗句中提到的地名和意境,即半猜半测说陆羽某年居住在某地等等,则更是虚妄。举例来说,如丁克行在《陆羽和湖州名茶》中,根据陆羽自传至德初,秦人过江,予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以及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的记载,联系皎然曾在杼山妙喜寺做过住持、陆羽在杼山建过三癸亭和留有几首与友人游山的诗作,就肯定地说,陆羽在至德初到了湖州城西南郊的杼山妙喜寺,上元初陆羽仍隐乌程之杼山;此后陆羽还隐居过妙喜龙山……龙山与杼山妙喜寺甚近,相距约三公里。皎然有《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诗。在所引的诗文中,与龙山有关的,实际只有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一句。那么,根据这些,怎样能得出上述具体结论呢?我只能说这是一种大胆的设想或联想。关于丁克行同志把诗中的龙山,定为吴兴杼山附近的龙山,作为定论还嫌考证不足,但从陆羽隐居苕溪这点来说,地点上还是有这种可能的。有的人完全根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的龙山条所述,选地点与吴兴最近的无锡县的龙山,称:大历六年,陆羽从苏州移居无锡龙山,皎然送别而作此诗。①这样说法,就更属想当然了。

先说陆羽居龙山吧。陆羽居龙山一节,有皎然诗为证,这是无可怀疑的,问题是陆羽隐居的是何处的龙山?首先再说明,龙山和东山、西山、方山一样,是随处都见最常用的山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所录,真可谓挂一漏万,是不能据以为·533·茶史初探①《陆羽诗踪》,载1984年《陆羽研究集刊》。

结论。事实也是这样,地名大辞典中没有提到三兴有龙山,乌程龙山丁克行已说,此外,宜兴、长兴也都各有自己的龙山。

如宜兴县的龙山,嘉庆旧志就记述得很具体,称在县南五十里,下有武陵洞①。至于长兴,叫龙山的还不只一处。如现在城西北城郊乡有龙山和龙山村;城西南22公里的龙山,一名浮云山,与安吉相界;另二界岭乡也有一龙山②。至于叫伏龙山、黄龙山、四龙山或别的以龙为名的山头,简称龙山的就更是不胜枚举。如长兴水口乡与顾渚村相邻的龙山村,驻地上龙湾,即以西面小山岗形似龙,由上龙湾简称龙山村的。所以,见到或自己知道一个龙山,就信口把史料中提到的地点随便确定下来,是十分不可靠也不严肃的。这里,我顺便自我订正一个错误。钱时霖同志在《从有关茶诗看陆羽行踪》中,提到陆羽也在长兴住过;根据是皎然有一首《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的诗,指出经我考查是长兴青塘。在早先我与友人交谈或文章中,把长兴西北青塘山、青塘村误定为陆羽青塘别业的地点,是极有可能的。这也是我犯的一个盲目不作深究的错误。因为据长兴县志记载,陆羽不只经常往返于顾渚和湖州之间,而且在《流寓列传》中还专门搜有陆羽的传,说明陆羽也确实在长兴居住过③。不过,后来笔者在《湖州府志》和乾露乌程县志》中,都发现了青塘别业的确切记载,称陆羽别业,在青塘门·633·茶史初探①②③康熙《长兴县志》,卷八。

浙江长兴县地名委员会编:《长兴县地名志》。

嘉庆《宜兴县志》,山志外①;是在乌程而不是在长兴。青塘,三国孙休时筑,是湖州城郊至长兴的一条隔太湖的塘河;青塘门,是湖州城的西北门;丁克行进一步指出,陆羽别业可能就在今弁山之阳距城二三里路的青塘村。联系皎然有关陆羽寓所作几首诗外,青塘虽然一直通到长兴县,但青塘别业是在乌程而不大可能在长兴,这也是大致可以确定的。另外,上面所说,陆羽上元初隐居苕溪,是隐居乌程的杼山,有的则称是居住在吴兴县东郊苕溪旁②,上面说法不一,但都是指湖州城郊的范围。其实,所有这些说法,也是有悖史实的。嘉泰《吴兴志》陆羽的传中,讲得很清楚,桑苧翁:唐陆羽,字鸿渐,初隐居苧山,自称桑苧翁。撰《茶经》三卷,常时闭户著书,或独行野中。③这里就明确指出,陆羽最初隐居苕溪或浙西哪里呢?不是湖州城郊或乌程县,而是在余杭。嘉庆《余杭县志》多处提到和证明,陆羽流寓浙西的第一住地,是在余杭的双溪镇附近④。因为,如上所见,陆羽隐居地的标志,不是苕溪,而是苧山,是苧山附近的苕溪两岸。苕溪分东西两支,其一支流经余杭境内后,更分成南苕溪、中苕溪和北苕溪三支。在北苕溪上游二溪会合处,有一双溪镇,附近有一泉称陆羽泉,其《寓贤传·陆羽》和《山水志·陆羽泉》,均称陆鸿渐隐居苕溪著茶经其地;而其南不远处,又有苧山或苧山·733·茶史初探①②③④嘉庆《余杭县志》,参见卷三双溪镇、苧山桥;卷十双溪、陆羽泉。

嘉泰《吴兴志》,杂志。

周靖民:《唐陆羽生平系年略》,1987年《陆羽研究集刊》。

乾露乌程县志》,卷三,古迹。畈,与嘉泰《吴兴志》所说的情况,也大致相合,所以,笔者认为对陆羽隐居苕溪,不应该抛开这些史实而勉强去附会《辞海》的说法。其实,《辞海》中不全面或错误的地方,也还是不少的。

关于陆羽在三兴地区的史料,有我们现在断释错的,也有古人搞错的。如在乾露湖州府志》、《长兴县志》等一类当地史志中,在古迹和山志部分读到顾渚山时,往往有陆羽置茶园,作顾渚山记等记载①。今人据此,信以为真,错把谬误当发现,肯定陆羽在隐居苕溪期间,曾在顾渚置办过一个茶园。

笔者查核认为,这纯属张冠李戴,是误把陆龟蒙的史实移给陆羽。事实是如《新唐书·陆龟蒙传》中所说,陆龟蒙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明清间,不知最初失之何书,误把陆龟蒙置园作陆羽,自此在《湖州府志》和《长兴县志》中或单提陆羽置园,或陆羽陆龟蒙双提,模糊中把陆羽在顾渚山下建过茶园,也几乎传成了信史。不过,在许多陆羽置园的内容中,我们仍能找出其源自陆龟蒙置园的证迹来。如乾露湖州府志》的记载就是这样:陆羽茶园,在顾渚山。《笠泽丛书》甫里先生嗜茶,置园于顾渚山下。②乾隆湖州志的编篡者,不知甫里不是陆羽而是陆龟蒙的别号,跟人传抄,结果反显露了陆羽茶园不是陆羽而是陆龟蒙茶园的破绽来。

陆羽在三兴地区的史料最多,错误也最多,就笔者手头知道的错误,就有近30条,这里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只举例吁·833·茶史初探①②乾露湖州府志》,卷八,古迹。乾露长兴县志》,卷三,山。

请同志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都认真考一考再作结论。

历史上三兴地区茶业的兴衰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前面讲了三兴地区从汉至唐的气候演变,说明了唐朝所以在宜兴、长兴设立贡焙的自然原因。其实,众所共知,茶叶在一定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社会消费品,而不是社会的必需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与每一时代的经济、文化水平,换句话说,也是与一定的社会条件相联系的。在汉以前,从总的情况来看,南方包括三兴在内,诚如《史记》所形容: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楚越之地,地广人媳,其经济、文化比之中原还是相对比较落后。但是,经汉末特别东晋永嘉二次大乱,北方士族,难民大批流亡江南,他们为南方的较快开发既带来了众多的劳力,也带来了北方大量资金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以如《宋书》所载: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数年中,无风尘之惊,……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经一个世纪的安定建设,在南朝刘宋时,江东很快就甩掉了落后的帽子,逐渐成为一个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江南两汉和六朝的这一社会背景,反映到茶业的传播和发展上,就必然出现汉朝的默默无闻,六朝随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局面。据竺可桢先生研究,秦汉是我国第二个暖期,前面我们推测,三兴地区很有可能在汉时便已引种茶叶,但鉴于经济、文化的原因,三兴甚至整个东南,都没有茶的可靠记载。东汉和六朝,是我国第二个寒冷·933·茶史初探期,从种茶和茶叶生产的气候因素来说,较西汉要严峻,但如北魏《洛阳伽蓝记》中嘲笑吴人那样:吴人之鬼,住居健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菰稗为饭。茗饮作浆①;反映这时江南的茶叶,不但如前面所说,宜兴的茶叶已名闻全国,而且茗饮和米饭一样,也已成为普遍的饮食内容之一。如果说三国孙吴时,江南茶叶饮用的记载,还只有孙皓宴饮大臣时以茶当酒一见的话,那么,如《晋书·桓温列传》所载,温性俭,每宴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南齐书》齐武帝萧赜遗嘱,在他的灵桌上,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并要全国天下贵贱,咸同此制②,也即至两晋和南朝时,茶在三兴就已成为标志俭朴的一种物资。上面所说的这二点,要不是茶叶生产有较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如前所说的,这一段气候较其前后的温暖期来说,对发展种茶并不有利。所以,这一段南方特别是三兴地区茶业的发展,社会经济较文化的原因,似乎尤为重要一些。隋唐时期,是我国近5000年来的第三个温暖期③。这时黄河流域或北方,因开元年间禅教大兴,风行饮茶,于是南方的茶叶生产也较快地发展了起来,因而出现了茶兴于唐的说法。至于宜兴、长兴的茶叶,因擅运河和国道交通之便,茶芽萌发较六朝等寒冷期也提前,能够赶上清明王室祭祀用茶的需要,所以在这二县还设立了贡焙,专门采造贡茶。从上可以·043·茶史初探①②③张家诚等:《气候变迁及其原因》,第二章,197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萧子显:《南齐书·武帝本纪》。

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景宁寺。

明显看出,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和贡焙的设置,自然地理条件虽有重要作用,但是,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仍然是主要的因素。以北方饮茶的普及为例,从现象上来说,似乎是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的关系①,但是,南北朝时,洛阳一带禅宗也就有一定发展,为什么饮茶在北朝没传播开来呢?显然,这还是与盛唐的经济、文化相联系的。宜兴、长兴茶叶的入贡,除和这二县或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有关外,如前面所讲,与陆羽等一批各人的倡导,也有一定关系。陆羽除向李栖筠推荐阳羡茶可以进御,导致在宜兴、长兴设立贡焙以外,他在隐居浙西时撰写的《茶经》,对唐朝中期茶业的空前发展,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陆羽对三兴地区的茶叶,不只在《茶经》中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甚至还特地撰写了一本《顾渚山记》,大加宣传。这本书名为山记,其中多茶事,实际也是一本茶书,所以万国鼎在编《茶书总目提要》时,就收录了这本书②。除陆羽外,中唐著名诗僧皎然,也写了一本《茶诀》③;主要也是讲这一带茶叶的。再如《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中也称:羽与皎然,朱放辈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除著作外,平时言谈宣传更多。宜兴、长兴一带的茶叶,因为陆羽、皎然和许多名人的推崇、歌吟,所以如有的史籍所形容,越传越广,越广越多了。

关于三兴地区唐以前茶业发展的自然、社会条件,前面谈·143·茶史初探①②③嘉泰《吴兴志》,释道。

万国鼎:《茶书总目提要》,《农业遗产研究集刊》第二册。详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

到一些,这里稍作补充,简述如上。下面,我们主要谈谈宋以后这一带茶业的发展和演变情况。

宜兴、长兴的茶叶自唐大历年间入贡,终唐一代,贡奉不辏入宋以后,如《事物纪原》所载:龙凤石乳茶,宋朝太宗皇帝令造,江左乃有研膏茶供御,即龙茶之品也。《北苑茶录》曰:太宗太平兴国二年,遣使造之。①事实也大致如此,据湖州和长兴的有关方志记载,宋太祖建国初年,顾渚贡焙还沿唐制,每年仍进贡一定数量的紫笋茶和两瓶金沙泉。宋太宗以后,就把贡焙从顾渚正式转移建安了。过去对于宜兴、长兴贡焙,宋以后移至建安或建溪这点,一般的说法,都称建州的茶叶,陆羽《茶经》尚未知之,但言福建等十二州未详,往往得知,其味极佳②;是茶叶品质问题。也即认为在陆羽推荐宜兴、长兴茶叶进御时,对建茶的情况还不甚了解的关系。这样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如唐朝时,一般均知道,蒙顶名品,号为第一,其顾渚紫笋、义兴紫笋,均殿其后③。但唐朝的贡焙还是设在宜兴、长兴而不设蒙顶,这就是很好的说明。贡茶基地设置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每年采造的贡茶,是否能在清明前送到宫中?那么,北宋的京城在汴梁,与唐朝贡焙的距离更近了,为什么又舍近求远,移置建安呢?这主要是气候变化的因素。由附·243·茶史初探①②③④此图,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陈家其先生提供。

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北宋·杨忆:《谈苑》,原书佚,此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

北宋·高承:《事物纪原》,龙茶。图曲线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在北宋后期至南宋这一阶段,有一个明显的降温过程,这也是竺可桢先生所划定的我国第三个寒冷时期①。这里附带要说明一句,关于温暖和寒冷期更替的年分和图示曲线,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能绝对而只能大致地来看。一般说,由温暖期转变为寒冷期,其物候要推迟两个星期左右,这样,北宋的京城虽然距顾渚更近,但由于气温变寒冷,为保证赶上清明宴,也只好就舍近求远设焙于建安了。

图2太湖流域公元200年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宋朝改贡以后,如北宋葛常之在文中所说:自建茶入贡,阳羡不复研膏,谓之草茶而已②。把这段话说明些,也即是说,宜兴、长兴自改贡以后,就改生产散茶,自此其名声也消损·343·茶史初探①②北宋《葛常之文》,撰年不详,此据《增修诗话总龟后集》引。

张家诚等:《气候变迁及其原因》,第二章,197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段时间。但是,至元朝,三兴地区茶叶的名字又响了起来。

元朝的贡焙,仍设在建瓯,可能长兴、宜兴加工的茶叶,适合蒙古贵族的嗜好关系,元朝在贡茶院外,又在顾渚改置了一个名为磨茶所的贡茶官署。据乾露长兴县志》记载:磨茶院:即贡茶院,在顾渚山水口镇。[韩县志]按:元置磨茶所,有涵晖阁。明初改磨茶院,洪武八年罢进末茶,并罢其院。①顾渚磨茶所和唐朝的贡焙一样,也兼管宜兴的贡茶,贡什么呢?宜兴、长兴在元朝主要是进贡一种金字末茶②。从南宋时起,虽然王室推崇的贡茶,仍是饼茶或团茶,但一般民间为省工省本,开始风尚起散茶或叶茶来,及至元朝,散茶进一步普及开来;所以,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不仅很快废除了顾渚磨茶院,同时也废除了福建贡茶院。

明朝废除顾渚磨茶院,不是不要贡茶,而是改贡芽茶和叶茶;也不是长兴、宜兴茶叶的又一次衰落,而是如《吴兴掌故集》所载:我朝太祖皇帝喜顾渚茶,今定制岁贡止三十二斤,清明前二日,县官亲诣采造,进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③过去不少人认为唐朝贡焙废止以后,长兴、宜兴的茶叶就不再作贡,其实宋初、元、明和清初,也即是说在唐朝以后,有断续,但基本上历朝都有贡茶记录。明朝废除贡茶院和磨茶院的旧制以后,改进各地名茶。不过,如上所见,清明由贡茶院供茶祭祀的制度没去,明永乐以后南京祖陵的用茶,规定由宜兴、长兴·443·茶史初探①②③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物产类。元·忽思慧:《饮膳正要》。

《乾露长兴县志》,卷一,官署。

专办,这实际仍起到类似贡茶院的作用。

明朝贡茶制度改革以后,虽然宜兴和长兴既要向北京进贡芽茶和新茶,又要向南京的礼部供奉祭祀的用茶,但两项加起来较贡茶院的额定数字,还是较少的,所以,有更多的部分可投放市常在明朝宜兴、长兴的商品茶中,出了一种加工独特的冠全国的茶之王种。从元朝进献金字末茶至明朝舨璧某?伯全国,这与这一段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的,还是元到明朝,确当我国第四个温暖期,宜兴、长兴自宋朝起就不再制紧压茶,积长期生产散茶、末茶的经验,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其所出茶叶的质量、产量,自然就明显上去了。

我们由上面附图也能清楚看出,在明末清初,又进入了第四个寒冷期,气象界也称为小冰期。据历史记载,在公元1650-1700年,太湖厚冰,柑橘全部冻死,天气尤为寒冷②。不·543·茶史初探①②张家诚等:《气候变迁及其原因》,197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不用说,这种气候,茶树也大批死亡和受冻害生长不好。过去,许多人对宜兴、长兴历史上的茶叶十分有名,为什么在清以后在名茶中就消失不见,一直大惑不解,或用帝国主义侵略的摧残作解释。现在来看,这无疑和此前的波折一样,这一地区茶业的兴衰和历史气候的演变,是极有关系的。

如上所见,宜兴、长兴的茶业,从六朝时起,生以敬客,死以作祭,在推进我国茶叶文化上,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及至唐朝,通过设立贡焙,其作为当时茶叶的生产和技术中心,对周围,如皖南祁门等丘陵山区的影响,一至发展到山中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的局面①。在宋以后,其在散茶的发展中,又起到了率先或带头示范的作用。所有这一切,无不都显示了三兴一带对我国特别是东南地区茶业发展的突出作用。我们最后再补说这几句,一是再强调一下本文的意义,二是预告还有许多内容将另作续篇。

标签: 茶史考略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