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徽墨,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书于纸上,一点如漆,万载成真,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莫不视为至宝。黄山松炼烟**,徽山绩水发翰墨之香,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绩溪胡开文墨厂厂长汪爱军的眼中,徽墨的兴盛除了手工艺人的不懈探索和徽商的发扬光大外,一山一水皆有情。
传统的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11道工序。在整个做墨过程中,所有的工艺和所有的做法都是跟以前做墨一样的,只是现在做墨用的工具比以前有所改进。记者有幸参观了徽墨制作的全过程。 进入厂区,就可闻到一股墨香。据介绍,这高雅的翰墨馨香,是制墨过程中加入的熊胆、麝香、桂皮、丹参等名贵**发出的,徽墨可以*病是有根据的.由于配料车间工人轮 捶好的墨泥经过事先预制的墨模成型,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墨模集中体现了书法、绘画、金石、雕刻的艺术水平,形制与款式花样翻新,甚至延请书画名家参与设计。进入晾墨房,成排的墨块被放置在透气性很好的木架上,晾墨房透光性好,对温度、湿度均要求很高,晾晒长达几个月,以春季*佳。
晾干后,通过锉边,将成型墨胚进行一下精加工,就可以描金了。进入描金车间,只见六七位女职工端坐描墨,面前放着各色配料,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在这些女工的纤纤描笔下,黄山烟云、十二生肖跃然墨面、栩栩如生。稍作晾干包装,就可作为成品墨出售。
以前,徽墨的制作工艺由几家分别掌握一部分,绝不外传他人。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徽墨的制作配方,也已经由一种纯家族式的遗传变更为工厂统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