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1年接手麦考林以来,顾备春每4年都要制定一个规划,然后再去实现它。而恰恰就是在一个个“从制定到实现”的过程中,麦考林从*初账上仅剩的200万美元“壮大”到如今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在记者采访麦考林*席执行官顾备春的那天,离他40岁的生日还有两天。
“四十不惑”,已然不惑的顾备春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将濒死的麦考林全面盘活。“回想一下,从三十而立接手麦考林到现在,真的有种‘四十不惑’的感觉了。”顾备春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
自从2001年接手麦考林以来,顾备春每4年都要制定一个规划,然后再去实现它。而恰恰就是在一个个“从制定到实现”的过程中,麦考林从*初账上仅剩的200万美元“壮大”到如今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如今,顾备春的“野心”更大,“想往百亿销售额冲刺。这也是我们要实施的第三个规划。”其实无论这个目标是否能实现,顾备春敢喊出百亿目标也需要勇气。不过,顾备春对此倒信心十足,“麦考林还是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少年,路还长着呢!”对眼下盛传的麦考林上市的时间,顾备春只是笑笑,“上市只是水到渠成,并不是**目的。那只是我们某一阶段规划中的一步而已。”
三十而立 找对大方向
“我很内向。”顾备春很认真地说。不过这与顾备春曾经做过的职业似乎相悖。翻看其之前的履历,他曾经是美国运通上海代表处市场销售经理,25岁时就做到了贝塔斯曼中国的市场总监。一个内向的人与销售似乎沾不上边,可顾备春不但做了,而且做得风生水起。
“现在想起来,去贝塔斯曼做销售是我人生的第二次转折点。”顾备春回忆说。
1995年7月,上海。那时的顾备春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穿梭于各个写字楼已是常态。顾备春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幕场景:一张办公桌前,顾备春略带紧张地跟正低头看文件的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从图书聊到孩子教育,推销的《鸟》一书终于有了收成。“可能是我长得老实,人家相信我。”顾备春轻描淡写地带过了当初做销售的艰辛。
顾备春小试牛刀是在贝塔斯曼书友会成立半年的时候,那时候书友会会员不超过10万,总部觉得发展速度太慢。“当时我就想了一个入会送礼物的办法。那时手表还算稀罕物件,而且手表的机芯也很便宜,我就做了一批手表作为入会礼物打出了广告。我记得非常清楚,周五打出去的广告,等我周一上班的时候,发现南京东路的半条街都堵着,警察在维持秩序。等我走近才知道,原来是有很多人拿着广告来贝塔斯曼领礼物。这一次,贝塔斯曼的成员一下子增加了10万多。这次的事,让我**次有了成就感。”
随着经验的增多,顾备春逐渐成熟起来,对企业运作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创业。”顾备春找到了华平基金,那时候华平基金投资了麦考林。已然有管理经验的顾备春毫不客气地点出了麦考林的软肋,当时麦考林的账上只剩200万美元,濒临关门。对于华平基金来说,麦考林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顾备春则想要一个可施展的平台,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这一年,顾备春三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