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哪三招防“杀熟”?朋友圈推销不同于电商、实体店等平台,由于大多缺乏第三方交易担保,利益一旦受到侵害,由于缺乏相关证据,消费者**往往会遇到不小的困难。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如下:
一是不要轻易相信朋友圈内超低价销售和代购。尤其是海外代购,由于**运费较高,正常的海外代购在价格上不大可能有太大的优惠。对于显著低于正常价格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要注意信息甄别,慎重购买。对于食品、**品、化妆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商品,不要轻易购买。
二是不要过分依赖朋友圈内的晒单和评价信息。有消费者反映,一些朋友圈“成功”商家通过软件生成任意虚拟信息,包括成交量、交易截图、买卖双方的头像、名称、谈话内容及评价信息等,以此博得圈内朋友的信任。因此,广大消费者面对朋友圈晒单评价信息不要过分相信要保持头脑清醒,有图未必有真相,要多问多看,还可以通过和圈内认识的朋友交流,增强辨识能力。
三是注意保存好交易过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投诉举报。在交易过程中要核实对方姓名、所在地等信息,尽量选择具有第三方平台**的渠道进行付款;还要注意保存好相关聊天记录、交易记录、交易信息单以及卖家相关信息等。如此,一方面便于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必要时可以提供给有关部门和单位,便于揭露和监督侵权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同时呼吁,社交网络平台要主动加强朋友圈行为的规范和引导,适时提醒社会公众防范交易风险,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社交网络平台中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泄露隐私等侵权行为的监管力度,为社会公众筑起一道安全防护网。消费者一旦发现在朋友圈推销中**网络传销、非法集资或诈骗的,应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