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传承人汪培坤精益求精的人生

2015-04-25来源 : 互联网

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汪培坤一向低调。那段日子,人们常常见不到他的踪影,他夜晚赏砚、雕砚,把玩古墨,白天睡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要安静下来”。

他渐渐把古墨放在一边,开始细细琢磨各朝各代的砚台,并模仿雕刻。唐宋元明清的古砚,见得多了,雕的也“像”了,但新砚与古砚在外观上是明显不同的,汪培坤简直入迷了,他开始钻研将新砚“做旧”的技术。他玩出了一手绝活:能雕出“古砚”,而且能以假乱真。要**质量,必须从原料上着手。汪培坤立即**废弃多年的古法点烟装置。一盏盏小蜡烛灯,重新闪烁在山腰的矮房里。同样是10公斤烟,同样粗细,可“古法”的个子要比市场上买来的、掺有炭黑的高出三分之一!可见掺有炭黑的“假烟”,偷工减料已经到了几近猖狂的地步!

找出了“病因”,汪培坤很快就有了对症的“药方”。他自己动手,做了两套古法点烟装置,**地解决了胡开文墨的原材料质量问题。*后,他严格要求工人在制墨时,再苦再累也不可少砸一锤,以**墨的粘性;晾墨时,只要有风,一定要随时翻晒,以免墨条弯曲,**定型优美。汪培坤说:“锤炼后的墨,在我厂一般要晾晒半年,可有的墨厂只晾晒一个月、甚至半个月,原因是那里面掺了石膏。这种掺了石膏的墨,不仅干得快,而且容易定型,确实好看,但也只是看看而已——它是不中用的。”

与此同时,他还在桐油、蛇胆、熊胆、麝香等制墨配方方面精益求精,使胡开文墨以**的质量形象展现在书画界。

“很多人不理解,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要用坚硬的墨块去研墨,费力又费时,不如直接买墨汁用。但是,墨汁毕竟是化工材料,写出来的字不易保存,历史上真正的书法家都是用墨块研墨,而且磨墨的过程也是文人的构思过程,很具意境美。”汪培坤说。自2001年接手原本经营困难的胡开文墨店,汪培坤便开始重新发掘久已失传的徽墨古法配方。

汪培坤说,要把这辈子的心血都花在徽墨的继承和研制上。他用了10余年时间**了古法炼烟技艺,并研制出数十种古法新墨,如世纪松烟墨、大漆烟墨、鹿茸胶墨、超细油烟墨、八宝五胆墨等。为了使这些传统工艺研制出的徽墨能与现在市场上的新科技产品竞争,汪培坤走遍全国,遍请书画名家试用,很快声名鹊起。此时的汪培坤又开始修整古法点烟旧址,修胡开文故居、胡开文碑林园和文房四宝陈列馆,他说:“我们决心把中华***打造成*****,但是只有守得住文化,才能守得住品牌。”

标签: 墨传承人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