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东至县发现了李鸿章为晚清名人周馥父亲周光德亲自撰写的墓志铭。由于李鸿章所撰写的墓志铭寥寥可数,所以这块墓志铭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2014年年末,池州市东至县周氏文化研究会筹备处在晚清名人周馥的父亲周光德墓冢所在地发现了两块墓志铭,**物**考证,这两块墓志铭分别由清代名人李鸿章和孙家鼐撰文书写。
碑文分别立在墓冢的正后方,碑体整体保存完好而且字迹清晰,主要记载着墓主人周光德的生平和功绩。由这块李鸿章撰写的墓志铭可知周光德“平生持躬艰苦,*家以礼,虽遭艰困,不肯乞贷于人。教子弟严而有法,性慷慨,好善谋忠,友信乡里”。被“推恩封为光禄大夫,妣皆为一品太夫人”,所有这一切,是因为“积厚流光,讵无自而然哉”。周光德一生虽不及禄,但应验了“修德获报不及其身,必及其子孙”。
周光德是谁?在其去世之后李鸿章为何为其亲自撰写墓志铭呢?周光德的儿子周馥又与李鸿章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
记者从东至县档案馆所掌握的历史资料中了解到,在安徽建德(今东至县),有一个周氏家族,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枝繁叶茂、绵延昌盛、人才辈出,令人瞩目。周氏家族兴起的**代人,是周馥。周馥祖父周乐鸣时,其家因靠近县城,得此交通便利,农商兼营,渐成缙绅之家,家业兴盛。周馥父亲周光德,为人慷慨好义,施财助人而不图报,幼与袁家山王全情好如兄弟,王逝后,光德受王姓族人之托,代王之孤儿照管家业,十数年后,家业倍增,而光德却丝毫无染,直到王子成婚后,才将家业**交其自理,乡人对此深为赞叹。
“李鸿章为周光德写墓志铭不仅仅因为周光德本人品德**,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李鸿章与周光德的儿子周馥的关系极为密切。”东至县周氏文化研究会筹备处负责人、东至县委党校副校长谢忠惠介绍说,周馥自1861年入李鸿章幕府办理文案,直到 1901年李鸿章病逝,前后担任李鸿章幕僚近40年,成为跟随李鸿章时间*长的幕僚。同时,他协助李鸿章办洋务、内政及外交,建树**,得到李鸿章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