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教师节前,*届启功教师奖在北京颁奖。10名基础教育一线从教30年以上的老教师获奖,每人获得50万元人民币奖金。获奖教师是中国330万乡村教师的**代表,主要来自中西部,执教范围从幼儿园到初中,坚守、奉献、质朴成为他们的共同特征。来自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西北部的一所乡村幼儿园的“教师妈妈”秦翠英,成为安徽省**一名获此殊荣的老师。
9月15日早上,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西北部的一所乡村幼儿园里,传出孩子们朗诵儿歌的稚嫩声音,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届“启功教师奖”获得者秦翠英站在讲台上,用满是爱意的眼神,看着自己心爱的学生,她说自己将带着**强总理的嘱托,继续用爱守护这些农村的娃娃,护送他们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乡村教师受到总理接见“这是我一生中*难忘的记忆”
秦翠英是固镇县任桥镇中心幼儿园清凉分园的一名普通教师,她扎根农村35年,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无数农村孩子点亮了知识的明灯。教师节前夕,她从全国3000多名候选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获得*届“启功教师奖”的十名乡村教师之一,也是我省**一名获此殊荣的教师。
9月8日上午,秦翠英作为**乡村教师代表,受到***总理**强的接见。她说,这是自己一生中*难忘的记忆,“总理和我们一一握手,快到我的时候,我紧张的心砰砰直跳。”描述起当时的场景,秦翠英的脸上泛起红晕,“总理有力地握住我的手,问我来自哪里。我说我来自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是一名农村幼儿园教师。总理笑着说,‘安徽好啊!我也是安徽人。’”
之后,**强总理向教师代表发表了重要讲话,秦翠英记得总理说,一年树谷、十年树木、**树人,在坚持教书育人同时,要更加注重在讲台上传播“创新”的种子,为当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的火种。
“总理还说,对那些在贫困地区、偏僻乡村坚守教育岗位的老师们,要给予更多关照和更多尊重。教育经费不削减,只增加。”秦翠英说,自己当时全神贯注,生怕漏听一个字,听到总理的话,在场老师都深受鼓舞。
秦翠英还回忆了与教育部长袁贵仁交谈时的场景,“袁贵仁部长握着我的手说,你就是固镇县的秦翠英?你的事迹我读了很多遍,很受感动。”秦翠英说,袁部长非常亲切,主动与她合影,“袁部长跟大家说,乡村教师是我们的榜样,也激励着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国家教育事业,将美好的青春和满腔热情奉献给太阳底下*光辉的职业。”
教育母子两代人“在我和孩子心中,她都是*亲爱的秦老师”
教龄35年的秦翠英,前30年都是在小学任教。2011年,学校计划开办学前教育,秦翠英临危受命,从一片空白中建起村里第一所幼儿园,幼儿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包含着她的心血。
幼儿园每年的招生人数在130人左右,其中7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对于这些父母不在身边,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除了老师的身份,秦翠英承担更多的是母亲的责任。
放学了,秦翠英会陪伴孩子等待迟来的家长,有的孩子家长没时间过来,秦翠英就会把孩子带回自己家里吃,如果到晚上还是没人接,秦翠英就会走上几里路把孩子送回家。
有的孩子爷爷奶奶年龄都很大了,自己走路都颤颤巍巍的,孩子吃穿都非常随意,秦翠英经常会为这些孩子缝衣服、补书包,将他们的小脸洗得更干净,尽量让他们和别的孩子看起来一样,“看着这些孩子,这么小,却缺少父母的呵护,真的会非常心酸。”
留守儿童受到的影响更多是心灵上的。秦翠英带过一个叫王顺的孩子,父母长年不在家的他,由爷爷带大。刚来幼儿园时,看到别的孩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王顺都是上手就抢。老师还没有批评他,他就躺在地上顺地打滚。秦翠英一开始也拿他没办法,后来只要他打滚,秦翠英就蹲在地上陪着他,等他平复下来,秦翠英就拉着他的手,和他讲道理,“拿别人东西是不光彩的,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咱不能要,你说是不是。”王顺的爷爷经常会忘了接孩子,秦翠英就把他带回自己家做饭给他吃,晚上再送他回去。渐渐地,王顺变温顺了,不仅不抢别人东西,捡到的东西还主动交给秦翠英。秦翠英说,像王顺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性格不好,只是没有人去教育和引导他,面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乡村教师要用更多爱心去温暖他们缺少陪伴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