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徽州地区县以上基本通了公路,五十年代末,**区社也陆续修了公路。但客运班车的班次很少,如逢上连日阴雨、大雪等坏天气,路段塌方,几天内见不到一辆客车的影子,那是常事。在那个时代,能按时购得一张客车票,如愿地坐上四个轮子抵达目的地,都说是运气好。那时,不仅汽车少,自行车也是稀罕之物,谁家拥有一辆“**牌”抑或“飞鸽”牌自行车,绝不亚于今天拥有一辆私驾宝马轿车那般风光!
鉴于此,不知哪位徽商后裔,聪明的脑子一转悠,在县城大街上突然亮出“自行车出租行”的招牌,雇了二位手艺好的师傅,将从外地收购来的一批旧自行车进行翻新整修,像一匹匹小骡马似的整齐划一地摆放在车行里等待出租。价格依照车的质量确定,一般的每辆每小时2角*,稍好的每小时3角*。交上五元或十元押金,即可按照**的指定将车推出店门。
那时租车人大致有三种:一种是身有急事,路途较远,租辆车跑一趟,自己花点力气,比众人共挤一辆无把握的汽车要方便、要牢靠;二是小伙子们为了学骑自行车,几人相邀合伙,你帮我扶,轮换着学。学车难免摔打磕碰,还车时,**仔细检查验收后,发现破损,得照价赔偿;三是个别会骑车、有体力的青壮年,靠租自行车做短途运货载客的运输生意。
如今,21世纪的时代列车正以不断提速的进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庭中的自行车已被自驾车、摩托车、电动助力车所取代;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昔日的“自行车出租行”只能成为过去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