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古镇留守儿童的“花鼓梦”“咚咚锵,咚咚锵,隆滴隆咚咚咚锵……”近日来到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镇综合文化站,远远就听见锣鼓喧天。走近一看,只见一楼练功房内,四十多个孩子翻腾着、跳跃着、欢笑着,他们正在排练花鼓灯舞蹈《大河湾的孩子们》。
常坟镇是淮河之畔的一个古镇。被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花鼓灯就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有“东方芭蕾”、“淮畔幽兰”之美誉。
而孩子们跳的《大河湾的孩子们》舞蹈曾获得**金奖,是根据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编排的舞蹈,体现了孩子们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享受着快乐而幸福的童年,它本身就是孩子留守生活的真实写照。皖北古镇留守儿童的“花鼓梦”
暑假期间,常坟镇文化站花鼓灯培训基地每天有近百名留守儿童学习花鼓灯艺术。这里每年暑假开设的留守儿童花鼓灯培训班,让留守孩子**孤单,成为留守孩子的“快乐驿站”。
皖北古镇留守儿童的“花鼓梦”常坟镇花鼓灯培训基地负责人王军介绍,培训基地建立以来,有两千多个留守孩子在这里学到本领,走出农村,成为许多文艺团体的骨干力量。“留守娃”通过舞蹈改变了人生的道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