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今安徽省自安庆市至马鞍山市的八百里皖江沿岸更以其秀丽的山川风物、淳朴的民风习俗、**的文化积淀深深地吸引了李白。唐代大诗人李白自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但是据统计,李白在安徽境内所作的诗歌有170多*①,约占其全部诗作的六分之一,而其中又大多是称赞皖江两岸山水风光、抒发个人情怀、与皖江地区社会各阶层人士交往唱和的诗篇。可以说,皖江山水风物能吸引李白多次到此游览,乃至*终“盘桓利居,竟卒于此”,自有其*特之处。而李白的如椽妙笔亦更进一步令此地河山生色,让后人不胜神往。李白关于皖江地区的绝妙诗文及其*特的诗人情怀,构成了皖江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一生多次转徙于金陵、秋浦、浔阳间,晚年更是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皖江沿岸秀丽的山川风物多次出现在李白的诗文中。从上游至下游,无论是“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池州九华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的潜山天柱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宣州敬亭山、“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的铜陵五松山、“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的当涂天门山,还是“水如一匹练”、“看花上酒船”的池州平天湖、“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宣州清溪、“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的泾县观鱼潭、“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的当涂姑熟溪、“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的丹阳湖等皖江两岸风光,一经李白那枝生花妙笔的描绘,顿成人人向往的人间乐土。
今安庆市东郊长风乡长风村鸭儿沟一带的长风沙,又名长风夹、夹口,原本是长江岸边一处极为普通的古渡口,唐时又是上下船只停泊避风之所,由于两次出现在李白的诗中,逐渐成为商旅汇集的繁荣港湾。在《长干行》中,诗人描写长期*守空房、远在金陵(今南京)的商妇接到长期外出经商的丈夫要回家的书信后不胜欣喜,要“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自金陵至长风沙六百余里,而商妇竟要亲自到此迎接丈夫,其渴望团聚的急迫心情于不经意间跃然纸上,不愧为写情佳作。而诗人晚年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判长流夜郎,幸好中途遇赦,他自浔阳沿江东下,途经长风沙,又写了《江上赠窦长史》一诗。然而细味其中“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之句,则蕴含着诗人对自身不幸遭遇的无奈与感慨。两*诗中虽然都写到长风沙,但主人公商妇与诗人自己的心情已迥然不同。
安庆市,境内辖宿松、太湖、岳西、潜山诸县。宿松县即古松滋,建置于隋开皇***(592),唐时属淮南道舒州。李白晚年在此盘桓,写有《赠闾丘宿松》、《赠闾丘处士》等几*诗。他对闾丘处士建在沙塘陂的别业十分喜爱,不仅将“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的闲适惬意生活描写得十分诱人,并且表达了“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的心愿。今宿松县南台山尚有“太白书台”古碑,附近有对酌亭,相传即为李白与闾丘县令对酌处。今岳西县境内的司空山(古属太湖县)即古司空原,亦是李白晚年避居之所,他有《避地司空原言怀》一诗以记其事。今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同样是李白向往之地,他在《江上望皖公山》一诗中描写此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青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并表达了“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的意愿。其中“奇峰”、“奇云”、“秀木”、“秀气”、“青宴”、“巉绝”这一系列词语抓住了天柱山*有的景物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池州地境,境内的秋浦是李白在池州游览并作诗较多的一个地方。清《贵池县志》卷四有“唐李白爱其胜,欲家焉。滞留于此者三年,歌咏甚夥”的记载,宋陆游《入蜀记》卷三亦云:“李太白往来江东,此州(按,指池州)所赋极多。如《秋浦歌》十七*及九华山、清溪、白笴坡、玉镜潭诸诗是也。”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先生曾经指出:“李白晚年游历秋浦,有感于秋浦地区山水之美丽而连作十七*诗,其中咏叹秋浦地区的具体事物、风景的居多。……十七*中除七、十二、十五三*外,其余十四*诗每一*都明明白白地是咏叹秋浦地区的事物、景物、人物的。”②笔者试以《秋浦歌》为例,其一云“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渡,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写的是秋浦河与大楼山的景致以及诗人登大楼山时所触发的去国怀乡的感慨与愁思,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写秋浦猿啼与青溪水流所载去的诗人的满腹愁绪,其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奇。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衣”,描绘水车岭的奇险与溪水的清澈,宛如一幅空明澄澈的水墨山水画。其十“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所写为清溪河中壁立的江祖石以及其上题刻所承载的那一段历史。其十一“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写尽了乘船在湍急的溪流中漂流时水急舟疾、山花拂面清香四溢的逼真情景。其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描写的则是在平天湖上乘船看花、饮酒赏月的风雅之情。十七*诗中所写池州之景物,无不清新可人,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