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独异的下塘烧饼

2011-11-10来源 : 互联网

 

合肥有许多名小吃,**的四大名点就不用说了,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吴山贡鹅、庄墓圆子等。但是据小编从当地人哪里了解还有美味的下塘烧饼。

 

在介于合肥和水家湖之间的一个小集镇。据说镇子的历史很悠久了,建于北宋年间,古时是通往庐州府、凤阳府、寿州府的交通要道。原先应该属于寿县,后来成立长丰县时划了过来,距离省会合肥只有18公里,这里就是生产下塘烧饼的地方了。

刚接近镇子的时候,老远就闻到阵阵香气,是那种麦子的醇厚和芝麻的绵柔,夹杂着猪肉特有的芳香。不远处,有两家挨着的小铺子,摊子边上已经围了一圈等待烧饼出炉的食客。一旁陪同我们的人介绍说,这是下塘集*有名的烧饼铺,每天慕名而来的人一拨接一拨,要卖出去几百斤面粉的烧饼。

我在一旁仔细观看,烤制烧饼所用的烤炉就很特别,是将铁锅倒扣而成的吊炉,外面抹上一层黄泥巴,再用白色的涂料粉刷一通。吊炉呈半封闭状态,前方开了一个大口,底下是用木炭燃烧,上面贴着烧饼,大约烤制5分钟左右出炉。

刚出炉的烧饼色泽金黄,上面撒着的芝麻也一粒粒透着饱满的色泽。一口咬下去,满口留香,外面酥脆,里面柔软,嚼上几下,芝麻,伴着肉馅,混合着香醇的发面,和我之前吃过的烧饼味道迥异。

陶余胜说,你可不要小瞧它,这种形状的吊炉是下塘烧饼*有的,早在汉代就初具雏形,上为天锅,下为地灶。从前他们一般都是自己制作吊炉,*先支好灶架,把大铁锅反扣在灶架上,铁锅外用干净的泥土和白灰、麻刀头搅拌均匀,抹在天锅的外边,目的是保温。

下塘烧饼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有诗为证:“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时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

*早一个是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曹军伐吴,在合肥逍遥津被吴军打得大败,吴军追击曹军一直到下塘地域。夜间曹军又饿又累,但恐被吴军发觉,不敢明*做饭,这时,一位军师想出办法,将行军锅倒扣,再找一些树根在下面点着,“打”出了又香又脆的烧饼,曹军军士饱餐一顿后,士气大振,第二天一举击败吴军,取得大胜,从此下塘烧饼的工艺留传下来。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途经下塘,老百姓献上烧饼,赵匡胤吃后赞不绝口,而后名传**。

流传*广的还是*后一个。清朝咸丰年间,为**在安徽活动的太平军,湘军统帅曾国藩的一路兵马驻扎于下塘集。军队行军打仗,急需干粮,烧饼就成了*选。为了多争生意,烧饼师傅改进配料和烤制工艺,深受欢迎。烧饼质量虽然上去了,但是常吃下塘烧饼的湘军却屡吃败仗,人们便戏说湘军“只顾紧吃烧饼,哪管战事吃紧”。此话虽属笑谈,但下塘烧饼的名声却响亮地叫开了。

传说肯定有虚构的成分,但下塘烧饼的风味却不是吹的。

据说早期的下塘烧饼,配料主要有香葱段、老姜末、陈猪油,口感香脆。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的下塘集人开始尝试用猪肉做馅料,并在烧饼表面涂抹上香油,撒上芝麻,和传统口味相比,又是另一番风味,受到了众多食客的青睐。下塘集也由此被誉为“烧饼之乡”,去那里的人们不仅自己品尝,还要带一些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现在的下塘集人已经有了商品和品牌意识 ,而且下塘烧饼现在也已经成为了小编认为的徽州美食之一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