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笔下的临溪

2011-12-12来源 : 互联网

临溪又名东临溪,是座千年古镇。濒临新安江上游汊水河的东面。古徽州人定居讲究****,尤喜傍水而居。风水理论认为“山水之气以水而运”,水是居家的血脉,也是村落的**要素。饮用、洗涤、灌溉,缺其不可。

祖籍徽州的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门前即景赋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诗句我早就读过,要说理解还是在四十多年前我到临溪之后,看到临溪的水渠才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由于临溪河畔地势低洼,不宜居住,于是聪明的临溪古人就在上游筑一大坝,挖一条水渠,沿渠两岸造屋,屋造多了也就形成村庄。临溪古镇在整体建设中因地制宜,注重亲水用水的水系设计很有特色,凝聚了典型的徽州古村落水文化的深刻内涵。

临溪是一座鱼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如一条游动的鲤鱼。上村头水渠入口处,大坝前端突出,将河水分成两股,活象鱼头。坝上有闸门控制流量,涨水季节,过量洪水连同夹带泥沙漫过坝面滚入河道,使水渠水少不缺,水大不淹,**村中水渠长流不息。

随着人口的增加,后来人们又从中心渠开两道口增辟前渠后渠。这样一村三条干渠,六排住宅上千户,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近水楼台,站在家门口就能听到水声,但不见水面,因为大部分渠面都用大石板封盖,每隔十来户留一个口子作埠头,用水极为方便。

更为巧妙的是每道埠头下位都安上木栅栏,以拦截杂物漂下,使每段渠水得到过滤。还有个作用是,防止万一有小孩落水不至于被冲到石板下。为保持门前水清,人们又在干渠开个口引条支渠,专门涮洗粪桶、尿盆之类脏器,同时也便于浇园。

古人云:山是筋骨,水是魂。水是财源和吉祥的象征。渠道进村并非取直,而是有意软弯,有民谣称道:“沟渠弯弯似鱼肠,源远荡荡流水长,璧水缓缓过家园,家业旺旺财源广。”曲水长流,不但扩大了流域,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水量,加大了水流归溪的落差,让开在渠口下位的水碓四季常转。水渠的水源远流长,由南向北,流出村庄,进入灌溉渠,使千亩水田自流灌溉,旱涝保丰收。这一泽被万世之举后人岂能忘记!

临溪的水,浸透历史的悲欢,饱经时代的沧桑,如果没有这源远流长的活水,富饶的古镇便成枯竭的荒原,不可能有历史上程、吴、姚、汪等名门旺族的繁衍,更不会有今日临溪的繁荣。临溪的水文化不愧为徽文化大典中极为精彩的一章,值得细细品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