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商业王朝的崛起

2012-02-28来源 : 互联网

60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产经历一场狂炒后,一落千丈。李嘉诚*具慧眼,认为土地价格将会有再度回升的**,决定实行“人弃我缺的策略,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工厂大厦,全部用来出租。


不出三年,果然风暴平息,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急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这次他的策略是只买不卖,全都用来兴建楼宇。

 

  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在“长置”成立大会上,他为日后定下的目标,是超越号称香港”地产业王“的”置地“.置地公司由英国商人保罗?遮打跟当时”怡和洋行“的香港负责人祈士域联手创立,号称全亚洲*大的发展商,也是全港*大的商业机构。1972年7月,李嘉诚把“长置”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年11月,”长实“在香港挂牌,在市面公开发售。

  ”长实“在地产业屡出大手笔。先是拿出6000多万元资金购买物业及地皮,并积极兴建**住宅与商业楼宇。到1967年,又动用2.3亿港元,买入美资集团、希尔顿酒店及凯悦酒店,**了华资在港吞并外资机构的先河。而李嘉诚历时两年半之久,全面进军”和黄“的整个过程直如”蛇吞大象“,实为香港开埠以来华资收购英资的**之作。”和黄“是**和记洋行及黄埔船坞的合作品。到1980年,”长实“终于持有”和黄“超过40%的股票,李嘉诚当上了”和黄“董事会主席。至此,李嘉诚坐上了香港华资地产**的位置,”李超人“的绰号不胫而走。

  2000年10月25日,欧洲议会发表报告,点名指责以李嘉诚为*的李氏家族生意,在香港市场占有率太高,可能对香港经济造成支配性影响,甚至会出现垄断情况。报告又关注李嘉诚两名儿子在若干的上市及收购事件中,获得有关当局的优惠,而这种不公平的特权,将不利于外国商人在香港投资。报告声称:”这个家族的业务共占香港股票市场资本估值约1/4到1/3,当中包括的行业有电话、移动电话、电力、**市场及地产等等。“

  李嘉诚纵横欧亚多年,从未被**间如此高调抨击,故对欧洲议会的报告,立即作出回应,通过旗下的长实集团发表声明反驳,指出该报告不但计算错误,且指李氏家族影响力*大的评论更属谬误。”长实“发言人称,李嘉诚名下四间公司市值,只占港股市值一成半,连同次子李泽楷的”电讯盈科“,五间公司占股市总市值也不足一成八。

香港着名经济学者曾渊沧在《香港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欧洲议会突然管起香港的经济,这主要是欧洲商人已经开始对李嘉诚的商业王国进军欧洲感到不安,因为不少欧洲商人已经尝过败在李嘉诚手上的滋味。他在文章中指出:”千千万万的欧洲人已经在使用和黄欧洲提供的电讯服务。‘和黄’卖英国的Orange(英国一移动电话通讯公司),获利1100亿港元。之后,‘和黄’再卖MMN电讯(德国*大的移动电话商)与沃达丰(全球*大的移动电话公司之一)的部分股权,不但获得近千亿港元的现金,也轰动了整个欧洲。欧洲商人才真正明白一位来自香港的商人李嘉诚,是一个很强的竞争对手。他们开始惧怕李嘉诚,因为他们不是李嘉诚的对手。


小编结语:看李嘉诚从卖Orange开始,每一仗打得多漂亮。不但不断地增加现金收入,也取得了英国3G牌照、意大利3G牌照。现在李嘉诚成为了在世界各地都为人所知的名字,对于李嘉诚的是非,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李家商业王朝”当然会继续在全世界绵延下去。更多资讯请关注3158**安徽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