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枋:扩大内需还须依靠房地产

2012-03-02来源 : 互联网

为调整经济结构,房地产调控*当其冲,通过弱投资、壮消费来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政策主调。但中国的情势却告诉我们,扩大内需却还要依靠房地产,这是宿命,还是悖论?不管怎样,房地产仍将承担拉动内需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贸易依存度高于世界许多国家。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扩大出口遇到越来越多的摩擦、壁垒和障碍,**竞争更趋激烈。

2011年我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为50.1%,回落到2003年的水平。
2003年我国外贸依存度*次超过50%达到51.9%,2006年达到67%,此后逐步回落。另据日前国家***数据,2011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4.2%,比2010年下降0.6个百分点;消费是51.6%,比2010年上升14.3个百分点,而净出口是-5.8%,比2010年下降13.7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面临的情势是,出口增长明显回落,而且外需萎缩有可能是长期的。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伴随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伴随着土地制度改革,以**为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大贡献。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但是由于这种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依然是粗放型的,是以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且固定资产的投资过热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目前中国面临的情势是,投资增长的冲动受制。因房价的泡沫化,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仍将是近期国策。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还是偏向依靠投资拉动,投资率高,消费率低。据**数据,我国消费率总体趋势是显著下降的,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10年的47.4%,远低于美国的87.7%、欧盟的80.7%、日本的78.6%,也明显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67%左右的水平。

目前中国面临的情势是,消费增长不振,内需一直乏力。在外需下降的同时,制约内需增长的因素也在增加,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下降,扩大民间投资还存在不少障碍。
 
众所周知,多年来,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但消费率低下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扩大内需、保持可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阻碍。**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内需。
  
那么,制约内需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从表面看:
   
一是两大投资渠道的负效应限制了居民消费的增长。上证综指回到十年前,居民投入股市的资金收益率很低,股市吸纳大量的资金而没有产生积极的回报,影响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房价的涨速超过了消费者收入的增速,贷款购房的消费基本可看作中长期的储蓄,制约了消费者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

二是我国的社会**体系不够完善,因未来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和缺乏安全感,限制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城乡居民教育、住房和医疗等硬性支出高速增长,诱发居民预防性存储动机和行为造成消费率走低。

从实质看: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存在,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并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东部经济明显好于西部。中国14亿人口7亿农民,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偏高,农民收入低下消费无力。

二是城内二元结构显现,城市居民贫富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以来,效率与公平难以兼顾,城镇的“中产阶级”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远未形成主力。在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现象又在凸现,这种现象表现在城镇居民与进城农民工之间在生产生活条件上形成的差异,也包括城镇历史遗留的棚户区困难群众与大多数市民之间在居住条件上的差异。
 
   
总而言之,由于分配制度公平度、社会结构均衡度、居民消费结构避险度等综合因素失衡的作用,导致中国目前的情势是:虽然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人均收入在增加,但是消费率却处于低位徘徊不前。扩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也是目的!

如何才能扩大内需?

**强副总理发表在《求是》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一文中指出:扩大内需的*大潜力在于城镇化。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这是*大的历史性变化。但总的看,我国城镇化依然明显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达到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而且能够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

文中还指出:稳步推进城镇化,要研究制定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出台综合性的政策措施,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把在城镇已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国务院办公厅2月23日对外公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已显现了少见的执行效率。
 
地产观察者许子枋认为:为弥补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的明显回落,2012年**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基础设施等**主导的投资。但**投资带来的是什么呢?是城镇化。与**投资配套的民间投资又会带来什么呢?结果当然还是房地产。其实,中国房地产的历史任务就是建设城市!

不过我们要注意到将城镇化与城市化区分是有深刻含义的,城镇化指明了中国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城镇化意味着要遵循中国的国情,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考虑不同规模和类型城镇的承载能力,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促进大中城市和中小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城镇化也意味着中国将在三四线城市掀起*后一波房地产的潮汐。更多资讯请关注3158财富安徽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