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资料显示,2007年-2011年,1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2.52%、4.14%、2.25%、2.25%和3.25%,若以此计算,利息收入应有1.19亿元、3.35亿元、2.19亿元、2.9亿元和5.93亿元,合共15.56亿元,但实际上,贵州茅台在这期间的利息收入只有4.55亿元,相当于少*了11.01亿元。
据媒体报道,贵州茅台2007年-2011年的银行存款分别为47.20亿元、80.91亿元、97.40亿元、128.84亿元、182.52亿元,到2012年中,这一数据已经达到209.79亿元,占贵州茅台397.11亿元总资产的52.93%,但让人惊讶的是,在此期间,其利息收入仅有0.53亿元、1.02亿元、1.34亿元、1.34亿元和1.66亿元,银行存款资金收益率分别仅为1.12%、1.26%、1.38%、1.04%和0.91%;而在合并报表中,贵州茅台2010年和2011年的利息收入也分别只有1.76亿元和3.52亿元,银行存款资金收益率也分别只有1.37%和1.93%,远不及去年3.25%的1年期定存利率。
虽然昨日贵州茅台证券部工作人员**了记者的采访,但此前贵州茅**公室的工作人员就曾表示,茅台的“存款利息收益虽低于1年期定期存款,但高于同期活期存款利息收入。”有业内人士就指出,“任何企业,除非放大把现钞在家里,现金的利息收入都不会低于活期存款利息,而企业*常用、*基本的协定存款利息也远高于活期存款。”
存款利息过低牵扯出了一家城商行。今年10月11日,由遵义市商业银行、安顺市商业银行、六盘水市商业银行三家银行合并成立的贵州银行开业。有媒体指出,因茅台此前持有遵义市商业银行15.27%股权,在遵义市商业银行合并进入贵州银行后,按照三家银行各自净资产作为折算股权比例标准,贵州茅台得到贵州银行约7%股权,是该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既为客户、又是股东,涉及金额*大,此举已经**利益输送。还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存款利息上**利益输送问题,在2010年,贵州茅台6000万元债券投资中,5000万元购买了遵义市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占该行次级债总额的1/3,贵州茅台当时表决该议案时,14位董事中有4位反对,其中董事高国华就明确指出,“此项投资和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关联。相对于公司主营业务,此项投资风险大于收益。”董事谭绍利、谭定华认为,次级定期债务有风险。董事吕云怀也表示,次级定期债务风险太大。但该议案仍然通过。
虽然贵州茅台相关工作人员曾对此表示,“公司有严格的财务纪律,**不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但是否**利益输送,仅仅靠声明“绝不存在”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不存在问题,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信息披露,比如货币资金的构成、存款银行、存款利率等来说明。
更让人唏嘘的是,虽然今年茅台价格不断走高,市场**,但给予股东们的回报却并不丰厚。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贵州茅台的分红总额为64.6亿元,而这10年公司的净利润合计为207.6亿元,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仅约30%。
昨日,贵州茅台证券部其工作人员表示,“因10月26日为三季报披露日,在此前的30日均不可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以此回绝了记者的采访。看来我们想知道事情的真想还的要到30号之后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3158**安徽资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