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是“文房四宝”中的一宝,歙砚又居我国四大名砚之冠,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因产于皖南歙县而得名,巨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上一节中,小编给大家讲解了歙砚的价值。那么,在这一节中,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歙砚的开发达到绝境的时候该怎么办?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当一件东西真正走上规模化生产,再好的东西也会变得不值钱。但是,对砚中精品歙砚来说,更是如此。然而,在“利”的诱惑下,又有多少人能保持这份清醒和理智呢?
时至元十八年,当地县令为了满足达官显贵们的贪欲,曾“发数夫力”,对砚坑进行大肆虐夺性开采,导致“石尽山颓”,砚坑倒塌,歙砚生产长期形成“无米之炊”局面。元末,为了维护歙砚的声誉,砚工们只好在废弃的砚坑边顺溪寻觅砚石残片,断断续续地小生产。维持到道光以后,龙尾石便无法开采,砚矿荒芜,无人问津。民国初年,歙砚生产濒临绝境,歙县剩下的最后一家砚店“韩宝室”于抗日期间倒闭,砚雕艺人纷纷改行。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恢复歙砚的生产十分重视。1963年2月,歙县派出手工业砚石探察小组,历时3个月在荆棘丛生的龙尾山逐步找到了金星、眉子、水浪等砚石,同时成立了县工艺厂。同年10月,第一方金星歙砚重新问世、停产近200多年的歙砚又或新生。1964年5月,新华社报道了“歙砚正式恢复生产”的消息,从此,这朵民族艺术之花梅开二度。然而好景不长,十年“文革”期间,仿古歙砚被视为“四旧”,又被迫停止生产。1971年,歙砚生产再度恢复,当年出口创汇4万美元,以后逐年增长。
自80年代中期起,厂方专产、外贸包销的传统格局被打破,歙县工艺厂门庭风光,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的客商和游人驱车直达该厂,在领略了歙砚的制作工艺后直接与厂方订货或选购,最多的一次订货额高达20万美金。在盛兴期间,厂里开发品种上千个,批量生产主要产品有400多个。产值最高年份达260万元,其中创汇165万元。胡灶苟、汪启渭、胡震龙、方建成等一大批老艺人的名作有的进入了人民大会堂,有的入了博物馆,为民族工艺企业增了光。歙砚先后获得轻工优质产品奖和优秀出口产品金质奖及全国旅游产品奖。1985年,应日本邀请,歙砚在东京举行展销会,盛况空前,每天接待顾客2000多人。随后又参加轻工部在新加坡、意大利举办的产品展览会。 然而,潮起必有潮落。早在歙砚风光之时,日本的客商和旅游团队就在歙砚生产车间发表远见:“歙砚是民族手工传统工艺品,不宜象日用消费品那样大规模的企业化生产,大规模企业化生产不利于艺术特性发挥和精品的竞争产生。”果然,到了九十年代初,拥有180多名砚雕工匠的工艺厂开始滑坡。个别精明的人白天上班 ,晚上抱块砚石在家中雕刻,利用假日上街出售,一个星期的“课外活动”收入抵得上一个月的工资,而且仅凭手工操作,无需设备投资,没有风险。 由此,从事业余雕刻的人越来越多,街头的砚品丰富了,厂里的生意萧条了。后来,企业出现困境,许多人干脆离开工厂单独搞。人才大量流失,导致原来红火一时的工艺厂,就象一艘落潮搁浅的航船,难以动弹。 更多精彩资讯,请到3158安徽徽墨歙砚栏目。 推荐阅读: 千古传奇 歙砚的价值 千年传奇 歙砚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