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应该如何求生

2014-05-16来源 : 互联网

化妆品品牌在国内想要有好的发展,必须有好的品质来说话。在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选择引入外资的本土化妆品品牌已有不少先例,但各自的命运却各有千秋。

大名鼎鼎的“中国红”品牌羽西则选择了直接被收购,然后在收购方所提供的平台上向更高的方向发展。自创立以来,羽西始终坚持对中国女性肌肤进行深入研究和为中国女性定制专属的美容方案,在2004年6月被世界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收购之后,这一大的方向也未被改变。

相反,被收购之后,羽西的“中国风”路线更加鲜明,包装更美观更具有中国元素,所推出玲珑系列生机水等经典产品也广受欢迎,品牌形象及产品线均有提升,是外资并购案例中实现“双赢”的典型。

肖士也是被欧莱雅收购,但经历却比较曲折。肖士创立于1992年,被收购前的调查统计显示,肖士的品牌认知度高达99%,2003年的市场份额达4。6%,是中国第三大护肤品牌。2003年12月,肖士被欧莱雅集团收购。

欧莱雅集团准备将肖士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护肤品牌,在保留肖士这个品牌基础上依托欧莱雅集团卡尼尔研究中心的科研力量将肖士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但外界却认为肖士被收购后遭遇“雪藏”,在市场上的曝光率下降了许多。

丁家宜选择的是仅引进外资,在外资帮助下做强做大。2010年12月6日,全球第一香水制造商科蒂集团(Coty Inc)与丁家宜正式宣布双方达成了股份购买协议。

外资入股后,丁家宜原股东仍持有40%左右的股权,可见丁家宜团队还是希望在把这个品牌做强做大的基础上实现利益,而不是仅仅出卖品牌来换取直接的收益。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仅仅被收购一年后,丁家宜的销售量就剧减了50%,被外界认为也遭遇了“雪藏”的命运。

还有不少发展势头良好的本土品牌被外资收购后迅速凋零,除了肖士之外,还有被美国庄臣公司收购的美加净、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的“活力28”。

2008年,大宝成为强生在华公司的一员,业内也非常担忧其同样遭遇“雪藏”,但从现在的市场表现来看,大宝被收购之后依旧延续以往方向,还升级涨价,改变了大宝以往的形象并开拓了新的产品线,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据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已超过5000家,中小型企业的占比超过90%,但市场份额不到20%。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化妆品市场已进入产品过剩时代,中小型化妆品品牌要脱颖而出,必须进行持续的广告投入、产品研发,而这都需要有资本支撑。

事实上,资本已成为本土日化企业能否“熬出头”的关键,但成败却各有先例。国内不少的化妆品品牌比如相宜本草、百雀羚等都是通过引进资本来取得成功,对于丸美来说,LCapitalAsia的投资或许来得正是时候。

分享到:

热门阅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