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以蒋家山为中心的革命活动

2014-05-23来源 : 互联网

1946年9月苏皖部队实现了历史性的会师、皖南革命力量得到极大发展,游击队主动出击,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1947年4月,吕辉在板桥召开干部会议,传达讨论皖南地委三月会议精神,即克服长期固守一地,不设法开辟**的保守倾向。会议决定巩固老区,发展新区,扩大**力量。会上,泾旌宁宣中心县委决定把发展新区的目标放在以蒋家山、方家冲为中心的小麦坑、桐坑、水牛坑等在内的宣南地区。蒋家山地处青龙乡境内,北与宣城隔山相望,西与东岸济川相邻,距离宁国县城仅十几公里距离,这里山势险峻,林木茂密,进可攻、退可守。***统*力量相对薄弱,是开展游击战的理想场所。

1947年7月,吕辉带一个排**和一个群众工作组来到小麦坑,进行开辟新区工作。游击队向社会各阶层宣传党的政策,争取中间力量,打击反动分子,处决了特务分子张之奎等人;收缴了地主豪绅的枪支弹药,仅济坑大地主胡仰高一家,就收缴步枪十三支;摧毁了盘住在柏岘山二十多年的土匪老窝,活捉了土匪头子老九炳;发动群众进行“三抗”斗争;建立农会和民兵组织。经过三个月的工作,蒋家山一带的群众基本发动起来。成为红**域,游击队也从二十多人发展到五十多人。吕辉率部回板桥时,留下张先标、汪振发、汪芳堤等人,组成宣南小工委,继续**这里的工作。

1947年底至1948年8月,***大举对我根据地进行清剿,宣南地区的蒋家山、方家冲、大小麦坑等地,几乎成了“无人区”,新开辟的根据地遭到很大破坏。

1948年6月,鉴于游击区域的扩大,以及由于***军队清剿把泾旌宁宣地区分割成宣宁、泾旌两大块以及吕辉同志牺牲等实际情况,泾旌宁宣中心县委决定成立宣宁、涌溪两个工委和办事处,分别由张帆、强日增担任书记、主任,**开展工作。

张帆到宣宁后与游击队副大队长孙朝庭经常住在堡垒户陈传高家,同当地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948年10月,泾旌宁宣中心县委根据新的斗争形势和游击区内存在的问题,在宣宁工委主要活动地蒋家山另一主要堡垒户程庭瑞家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泾旌宁宣中心县委成立以来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目的是总结自1947年10月以来两次反清剿斗争的经验教训,并确定今后的工作方向。张帆同志为县委起草了会议的主题报告,王文石等同志对中心县委和游击队内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批评教育。这次会议使大家统一了思路,纠正了镇反扩大化现象,错杀无辜群众的极左做法得到了纠正;进一步明确了要积极发展党的**,加强军事斗争开辟新区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高度保持警惕,保存革命有生力量的游击战术。

蒋家山会议后,王文石同志转战至芜湖一带,蒋家山也逐渐变为党和游击队继板桥之后新的活动中心及指挥机关所在地。在此情况下张帆同志抽出大量时间带领游击队开展了对宁国青龙、港口地区***军政人员和上层人士的**工作。他亲自上门做蒋家山伪保长汤启元的工作,争取他帮助游击队做一些革命工作,*终把蒋家山变为一个可靠的游击根据地。同时工委还通过关系与***县党部委员汪鲁生取得联系,并通过他了解到***兵力调配等情况,为**反清剿斗争胜利取得了宝贵的情报。在港口地区,工委对港口煤矿**张焕新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攻势,使整个港口的上层人士大都在政*上靠拢共产党,**煤矿矿警、港口自卫队、税警绝不做危害游击队的事。1949年4月,渡江战斗一打响,他们就把全部武器装备,交给了游击队。汪鲁生、刘风其(伪港口乡队副)等人还为游击队借粮、筹款、过境做了不少工作。由于**工作比较成功,加上全国革命形势飞速发展,游击队活动地很快以蒋家山、方家冲为跳板发展到山门、港口、水东、黄渡等地。

在解放战争后期,中共宣宁工委在**宣宁边区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吕辉、张帆等革命前辈和先烈的光辉业绩也在这片土地上广为传诵。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