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刘迎建的手写识别技术催生出了后来的汉王科技,从而造就了世界上*大的手写板企业。如今,洞察到电纸书背后隐藏的出版行业数字化的大市场,刘迎建再也不甘隐居人后,他高调放言:在退休前,争取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汉王,目标是在未来10年挺进世界500强。
10月13日,德国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盛大开幕,中国馆“走近E时代”展区上空悬挂着的60台电纸书格外引人注目。
与此同时,这样的电纸书还出现在香港的电子展上。
去年年末,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王科技或汉王)开始启动国内的电纸书市场,半年多后又开始布局**市场,且成效明显。截至今年9月,汉王的电纸书销量已超过索尼,成为仅次于亚马逊的**第二大电子阅读器生产厂商。
汉王科技是中国IT业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在未进入消费品市场前,汉王就已经靠手写识别技术在市场驰骋20多年。2007年,中国市场推出的132款智能手机,其中有114款采用了汉王的手写技术。
但在1997年,汉王遇到来自摩托罗拉的挑战。后者推出一个叫慧笔的系统,其特点是可以应用在*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而且还可以识别连笔。一下子,很多电脑硬件厂商将之捆绑销售,连联想也不例外。
刘迎建找到了慧笔的缺陷,能连笔,但对笔顺有限制。于是,汉王就把连笔和笔顺的问题一起解决,在技术上再次**了一步。同时,刘迎建花费40万美元,购买了IBM当时还不是很成熟的语音识别技术,并将之与自己的手写识别系统结合起来,推出“汉王读写听”,售价高达1500元。1998年,汉王电脑笔销售由前一年的两万套增加到5万多套。这次竞争,还推动汉王科技在全国各省市自*区建立了自己的经销商体系。
其实,汉王也有定力不够的时候。
刘迎建曾想,既然手写技术在PDA上成功了,在电脑上成功了,推而广之应该能在固定电话上应用。于是,他决定开发一种可以自动记录通讯录、收发短消息。一键上网收发邮件的智能电话机。
刘迎建组织了100多人进行研发,还建起了电话生产线,生产出四大系列16种型号的电话机,融入汉王手写输入,可以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还有大容量的电子名片等。但是,由于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电信系统不支持来电显示和上网等功能,代理商把产品全都退回来了,产品堆在仓库里有一层楼高。连续两年,公司出现亏损,原来的百人团队,*后只留下10位。
这场失误让刘迎建对成功的创新有了**的认识。“开发出一个产品被用户接受,把技术变成*,这才是成功。”经过这次教训,汉王在项目投入上**盲目,研发项目必须经过五问:是不是汉王主业?是不是长线?能否持续发展?有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符不符合长远利益?
IT产业中涉及中文部分一直是影响很大但收益很小的领域,但刘迎建不改初衷,一直坚持做应用到主流产品的边缘产业。他看中的是,“正因为是边缘产业,所以竞争者就相对少,新来者不做5到10年是很难进入这个领域的。”
汉王的成功,似乎就是得益于这种在长跑中当**的劲头。侵权官司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