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创业因经验的不足,在创业行进的路上会被一些假象或理论的框架所束缚,创业前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及投资意识.
1、伪科学“成果”
1993年,《中国环境报》发表文章“创世纪的宣言“说,“**家“王洪成用10万份水和1份膨化剂就可以开动汽车、拖拉机和舰船,而且****。“占地球表面2/3的海水皆可以作为燃料,人类子孙万代的能源问题已经**解决。这是继中国古代四大**后的第五大**“。一时间,数十家媒体纷纷炒作。在全国17个省市相继成立“洪成能源总公司“,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货量达6300万吨。成干上万的企业参与生产或销售“洪成燃料“,付出资金累计达4亿元,但是没有任何投资者收回1分*回报。王洪成具有小学4年级文化,而受骗者中却不乏司局长、研究所长、大学校长和科学家。受骗的人们忘记了自然界的一条基本定律:能量守恒。
2、表演项目
北京郊区曾经建起一座废塑料炼油装置;能够用废塑料炼出汽袖和柴油。于是海内外要求购买技术的十分踊跃,美国人还要给**者办绿卡。后来,几位炼油厂的**要求跟班观察,这套“**装置“才露了馅。原来它的连续除焦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只能临时表演而已。
3、实验室成果
白乳胶生产在我国已经有近40年历史。南方某企业家从某大学教授那里购买了一项“**度白乳胶“技术。厂房、设备、广告,以及1年多的试生产,几**元的投资只换得一堆废品。从实验室成果到工业化生产,看似一步之遥,有时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4、市场预测失准
“全国有12亿人口,1/10的人买1件,就是1.2亿件“--技术**者往往并不了解市场,只能这样主观推测。市场无情,即使是**无缺的商品,也常常遭到市场的拒绝。不作艰苦的调查,必然造成市场预测失准。
5、投资预算偏小
有些项目建设到中途忽然没*了,有的建成后却没有流动资金来投产,还有的产品出来了又缺少销售费用。总之,项目实施超预算了。技术卖方通常只给出技术转让费和专用设备费。而一个项目的建设需要几十笔费用:征地、建房、通用设备、公共工程、实验设备、车辆、工具、电力增容、三废处理、人员培训、福利设施,以及大量的流动资金。企业家必须对这些费用了然于胸,否则就可能由于资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