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去美国杨伯瀚大学创业中心的访问中,该中心的主任跟我谈道:在中国可能无法开展创业研究与教学,理由有二:一是美国**每年拿出很多的*支持创业和发展小企业,但中国没有;二是美国人认为失败是一种有用的经历,在中国却排斥失败者。这种判断并非没有依据:一方面,中国的创业者在经历创业失败后,一般会选择深藏,不愿意分享失败的教训,有些甚至不愿去面对失败的经历。另一方面,失败过的创业者也相对更难获得来自各方面资金上的支持,更加倾向于选择回避失败的经历。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多年跟踪调查结果也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创业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创业活动日趋活跃,机会型创业(即为实现自身价值而采取的创业行为)比例不断提高,生存型创业(即因别无选择不得不创业)的比例不断下降。显然,创业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主动行为,有不少创业者甚至之前有过创业经验。然而,比较令人吃惊的是,新创企业关闭率却一直**不下。问题何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在于上述原因。
从以往创业中学什么
新创企业乃至生存了一段时间的小企业,其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多为创业者)个人的能力。因此,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有关的研究结果却发现:在没有创业之前,很难识别出谁能够成为成功创业者,因为个人特质不容易识别,至少在没有具体行为之前,很难做出准确判断。于是,关注的目光就聚焦在创业者创业前的经历和经验——显然,先前经历和经验相对客观而且易于观测。
先前创业经历是创业学习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那些无法通过常规教育获得的隐性知识,而这类知识往往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下通过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即在干中学的过程。
一些研究人士把先前经历细分为创业经历(是否创业过)、产业经验(在某一个特定行业的经验),以及管理、营销、财务等职能领域的经历,认为这些不同的经历,对新创企业经营绩效,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其中,大部分研究倾向于认为产业经验、管理经验等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更为显着,而是否有过创业经历,反倒位居其次。
换而言之,创业成功与否的概率,不在于你创业过多少次,而在于你从以往的创业中获得了多少经验。根据这样的结论,一些研究者建议:要创业,先就业。事实上,这与许多经验丰富的创业家提出的建议并无二致,均认为要想创业成功,相关经验非常重要。创业过多少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以往的创业中学到了什么,积累了什么。
认清什么是关键事件
一般认为,创业经验对后续创业作用的影响,通常和创业者的学习能力有关,卓有成效的创业者应该*先是**的学习者。他们从一切可能中学习: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其他创业者;他们从经验中学习、从干中学习。并且,他们懂得如何从无效中学习。其中,*重要的是,要善于从关键事件中学习。
或许你很难确定哪一件事会是关键事件,而在你回*